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8篇
  30篇
综合类   54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宝贵遗产。其教育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将对我们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将大有裨益。以《论语》中孔子的言论为原材料,以他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以及如何处理师生关系这三方面为切入点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启示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对环境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而环境地学课程是环境科学的专业基础课,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已不能跟上环境科学知识的前沿,有必要对环境地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该文提出了环境地学课程改革的对策,包括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实习、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利用等,使环境地学的课程更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李凡  史建忠 《林产工业》2016,(11):56-59
通过分析湿地公园环境教育的目标和特点,进而得出环境教育的建设构架可分为环境解说、博览展示、参与体验三个方面,同时,通过不断对比各种教育受众特点等方法,得出结论: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环境教育是基于完善的科普宣教场所、完整的环境解说系统和合理的组织形式三者完美结合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儿童公园中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广州市13个儿童公园中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类型、管理形式、使用状况和使用评价,并结合广州家长及儿童对植物科普教育活动项目的偏好与需求调研结果分析,探讨该类型活动的组织模式和开展方式,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丰富植物资源、规划科普场地、增加活动项目、完善公园管理、培训科普人员等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和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从业能力,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青岛市农委将《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办法》列入2013~2015年青岛市立法论证和调研计划。调研组于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立法调研工作,认为《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办法》政府规章的出台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结合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和建设的调研和观察结果,从布局、功能、配套设施、生态结构4个方面加以分析,试图总结并归纳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为相关风景区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植物文化性及其在园林景观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地位越发显得举足轻重。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文化体系。如茶文化、企业文化等等名词渐渐为人们所熟悉。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关注文化,研究文化。文化也变得流行起来,并且渗透到了园林景观的领域。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劣程度。在景观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植物的文化性作为考察植物配置水平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景观工作者的重视。在不同的园林景观环境中,合理的利用植物文化性能够体现整体环境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品味文化,达到提升审美情趣,感悟世界观、人生观和了解人文历史的目的。目前,对于植物文化性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本篇论文目的在于对植物文化性的概念进行定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植物文化性的分类和评价依据。最后,引入在不同地域环境中,植物文化性的实例分析,对植物文化性展开讨论。旨在使读者系统的了解植物的文化性,弘扬民族文化,使园林工作者在植物配植造景中更好的运用植物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8.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培养大量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文中首先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接着提出了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必须进行的几项改革,最后则提出了“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要注重提高和转化并举”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柯桥区茶叶气候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茶叶种植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各种植区提供不同类型的精细化气象服务做准备。利用浙江省区域气象自动站2004—2016年的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对柯桥区茶叶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划分气候风险区划。结果发现:柯桥区南北地势不同带来了气候的明显差异,针对茶叶生长发育的需求,对柯桥区南北气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南部虽然易发生气象灾害,但在气候适宜性综合评价上更适合茶叶生长。因此,本研究有助于为当地茶叶风险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整体上优化茶叶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10.
狍胎毛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性目微尺和光学显微镜测量比较了距出生还有10~15d的狍颈部、背部、腹部、臀部、后肢上部的胎毛密度、毛长度、髓质长度、毛细度、髓质细度,并对鳞片和髓质形态进行了观察,发现狍胎毛的发生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顺序性,即毛的发生从头颈部向体后扩展。不同部位胎毛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臀部>颈部>背部>腹部>后肢上部;毛直径和髓质指数都为颈部、背部、臀部显著大于腹部、后肢上部(p>0.05);腹部与后肢上部胎毛髓质指数的平均值都为0.67,皮质层发达;腹部毛长度和髓质长度最长,分别为(7146.5±713.0)μm和(5150.0±652.8)μm;胎毛毛干先端鳞片类型都为扁平型。不同部位之间胎毛形态出现的功能分化,为狍出生后加强对身体的保温和对抗机械损伤做了相应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