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从时空角度出发,利用广西各县(市)1996~2007年人均农民纯收入数据,结合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与GIS技术,对广西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差异和局部空间异质性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7年,广西县域农村经济空间差异总体变化不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局部Moran’s I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相对于传统分析方法,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可以清楚地解释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异质性问题,并具有直观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志杰  柳书俊  苏嫄 《水土保持学报》2020,34(5):94-102,110
土壤侵蚀/石漠化是喀斯特地区的首要生态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障碍和威胁。研究以典型喀斯特高原山地贵阳市为对象,运用RUSLE模型,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GIS)的空间自相关和Getis—Ord Gi*冷热点分析方法,评价了贵阳市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土壤侵蚀状况,揭示了10年间贵阳市土壤侵蚀空间演变规律和侵蚀热点的分布特征,探析了植被覆盖因子和降雨因子对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8—2018年贵阳市土壤侵蚀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从2008年的819.11 t/(km2·a)降至2018年的70.14 t/(km2·a),现阶段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但2013—2018年土壤侵蚀有恶化趋势;(2)贵阳市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全局Moran’s I指数介于0.125~0.280,但聚集趋势呈"总体减弱、小幅扩散"的特征;侵蚀热点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清镇市、花溪区、开阳县和修文县等县区,以及海拔1 200~1 300 m或坡度8°~15°的区域。(3)植被覆盖因子对贵阳市近10年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的贡献约74%~92%,是土壤侵蚀变化的主导和控制因子;而降雨侵蚀力因子的贡献仅约为7.5%~26.0%。研究结果可为新时期贵阳市土壤侵蚀/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宁夏19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EDSA-GIS、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3年宁夏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宁夏城乡总体收入差距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波动扩大趋势,而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呈波动缩小趋势。(2)宁夏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分异显著,城镇收入和农村收入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城乡收入比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3)1990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热点区始终位于宁夏中南部地区,而冷点区长期位于北部引黄灌区,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二元结构特征。(4)工业化水平和人均GDP的提高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市民化水平和财政支农力度的提高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对中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增加财政支农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ESDA-GIS的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格局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ESDA空间分析,研究1989年以来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格局的时空演变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1989年以来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差异逐渐拉大,而相对差异呈阶段性波动降低态势;(2)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呈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格局表现为更多的不稳定性,增长热点和冷点区存在跃迁现象,地理位置切换较为频繁,除收入增长次冷区外,各增长类型区的空间集聚趋势增强,随机分布态势减弱。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并进行了相应讨论,给出了缩小长三角区域差异,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