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充分了解广东省湿生植物多样性现状,为保护和利用湿地植物资源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方法】通过对广东省湿地进行实地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广东省湿地植物多样性进行编目。【结果】车前科的泽蕃椒Deinostema violaceum、天南星科的广西隐棒花Cryptocoryne crispatula var.balansae和北越隐棒花Cryptocoryne crispatula var.tonkinensis为广东省的新分布,其中泽蕃椒属Deinostema为广东省新纪录属。为了便于分类鉴定,提供了其形态描述和彩色照片。【结论】这些植物分布新资料丰富了广东省植物多样性,不仅为研究广东省植物区系提供了基础资料,而且还为广东省重要野生湿地植物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从隐棒花属(Cryptocoryne)观赏水草的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分布与分类、生长特性与栽培养护、倍性研究、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组培快繁和造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隐棒花属观赏水草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今后可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圃对隐棒花属观赏水草的种质资源进行保护,避免出现品种灭绝危险;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隐棒花属观赏水草的育种研究,丰富隐棒花属观赏水草的品种多样性,提高我国观赏水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通过驯化栽培,创新利用隐棒花属植物,使隐棒花属植物能像白掌、粗肋草等大众类观赏植物一样推广应用,走进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硅对迷你椒草试管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提高高温季节移栽成活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迷你椒草不定芽为材料,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探究不同硅源(硅酸钾、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及硅浓度(0、0.2、0.4、0.6、0.8、1.0 g/L)对迷你椒草不定芽增殖系数、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硅源及硅浓度,并用于不定芽生根培养,移栽后进行高温、高湿胁迫,研究其对迷你椒草抗逆特性的影响。【结果】除添加硅酸钾 0.6 g/L 的迷你椒草不定芽增殖系数与 CK 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显著低于 CK;添加硅酸钾、硅酸钠培养 25 d 各处理的不定芽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 CK,0.4 g/L 硅酸钠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较 CK 增长 97.92%。添加二氧化硅后,各浓度处理的不定芽可溶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 CK,涨幅 13.49%~26.63%。添加硅提高了迷你椒草不定芽的 POD、SOD 活性,硅酸钙和二氧化硅处理后不定芽 SOD 活性较 CK 分别增长 13.49%~62.87%、0.86%~75.85%;添加 0.2 g/L 硅酸钠后不定芽 SOD 活性较 CK 提高 45.43%。所有施硅处理不定芽的 MDA 含量均显著低于 CK,其中添加硅酸钾 0.6 g/L 时各指标表现最佳,迷你椒草不定芽增殖系数为 2.67,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 CK 增长 95.39%、27.34%,POD、SOD 活性分别提高 137.67%、39.01%,MDA 含量降低 56.20%。高温高湿胁迫 5 d 后,0.6 g/L 硅酸钾处理不定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以及 POD、SOD 活性均显著高于 CK。【结论】在 MS+6-BA 4.0 mg/L+NAA 0.2 mg/L+AD 10.0 mg/L+ 硅酸钾 0.6 g/L 时,迷你椒草不定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 POD、SOD 活性均显著高于CK,可增强迷你椒草苗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