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紫色丝膜菌菌种分离与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贺兰山野生紫色丝膜菌进行了组织分离和人工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该菌菌丝易于培养 ,子实体难于分化形成  相似文献   
2.
利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5个未知真菌样本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CFSZ3735为半被毛丝膜菌(Cortinarius hemitrichus),CFSZ 10048为白膜丝膜菌(Cortinarius hinnuleus),CFSZ10071为春丝膜菌(Cortinarius vernus),CFSZ 3912为中褐色滑锈伞(Hebeloma mesopaeum),CFSZ 3918为狐色丝盖伞(Inocybe vulpinella),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生物学鉴定基本一致。其中春丝膜菌(C.vernus)、中褐色滑锈伞(H.mesopaeum)、狐色丝盖伞(I.vulpinella)为内蒙古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3.
贺兰山紫蘑菇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宁夏境内贺兰山地区的野生食用菌。以贺兰山紫蘑菇的主要代表种—紫色丝膜菌(Cortinarius purpurascens)为材料,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色丝膜菌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的活性最好,在0.5 mg/mL的浓度下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88.3%和96.8%;紫色丝膜菌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可显著保护自由基诱导的DNA断裂;在0.05 mg/mL时对叔丁基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有极显著降低作用,在0.15mg/mL时可将细胞内升高的活性氧降低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贺兰山紫蘑菇多糖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贺兰山紫蘑菇为材料,采用纤维素酶酶法提取多糖,并经离子交换纤维素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对其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以明确贺兰山紫蘑菇的多糖组份和纯化方法。结果表明:贺兰山紫蘑菇多糖含有Ⅰ和Ⅱ2个组分,纯化后二组分均不合有核酸和蛋白质,此方法适宜该蘑菇多糖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5.
酶法提取贺兰山紫蘑菇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贺兰山紫蘑菇(Cortinarius rufo-olivaceus)为材料,采用纤维素酶酶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明确蘑菇多糖得率高的单因素最佳值,然后进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出该蘑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浓度1.0%、固液比1∶70、酶解时间100min、酶解温度50℃、酶解pH5.5。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22.58%。  相似文献   
6.
色季拉山位于西藏东南部,高差变化悬殊,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和垂直分布的土壤、植被,自然条件优越,为大型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依据在色季拉山采集的标本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丝膜菌属(Cortinarius)大型真菌16种,并对其各自的发生季节、分布林型和经济价值进行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7.
 云南西北部老君山地区是我国大型真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且产菌时间较长。重点调查了该地区最具开发利用价值之一的野生食用菌——紫丝膜菌(Cortinarius purpurascens Fr.)的生态分布、发生期、生态环境以及紫丝膜菌的发生与云杉(Larix spp.),冷杉(Abies spp.),杜鹃(Rhododendron spp.)等伴生树种的关系,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丝膜菌资源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秀宏  郝伟  李敏 《北方园艺》2019,(6):151-156
通过ITS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贺兰山紫蘑分离菌株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比较了液体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分离到的8株菌均为丝膜菌属真菌,液体发酵菌丝体在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和灰分)、氨基酸、主要矿质元素(铁、钙、钾、磷、镁和锌)方面的营养价值优于或与子实体营养价值相当,可作为深度开发相关产品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吸收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依据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测定贺兰山紫蘑菇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贺兰山紫蘑菇含有丰富的粗纤维、总糖、蛋白质、多种矿质元素以及17种游离氨基酸,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纯天然营养保健品,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RAPD技术对43个贺兰山紫蘑菇(Cortinarius)属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7条RAPD随机引物中,有7条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条带,利用筛选出的7条引物进行RAPD扩增,共得到79条清晰的DNA条带,其中68条多态性片段占总扩增片段的86.1%;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63水平时,供试的43个菌株被分为紫红丝膜菌(C.rufo-olivaceus)和蓝丝膜菌((C.caerulescens)两个组群,同时紫红丝膜菌种内41个样品间的差异较显著,其中种内最大相似系数为0.956,最小相似系数为0.515;在相似性系数为0.68时,可将紫红丝膜菌的41个样品分为7类。研究结果表明RAPD技术可以有效地区分紫蘑菇菌株并分析种内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