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博优315是利用博A与自选恢复系测315配组而成的感光型晚籼新组合,全生育期122d左右,分蘖力较强,有效穗270~300万/hm2。每穗总粒数142粒,结实率79.8%左右,千粒重22.3g,耐肥抗倒,后期耐寒性中等,米质较优。一般产量7.5t/hm2,高产可达8.55t/hm2以上。截至2005年已在桂南稻作区累计推广种植3.3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2.
博优258是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利用自选恢复系测258与不育系博A配组,于1998年晚造育成的感光型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株高110 cm左右,生长势强,茎杆粗壮,熟期转色好,抗逆性强,全生育期123 d。2000年和2001年参加广西晚造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博优258比对照博优桂99增产3.0%和3.2%,增产效果显著,2003年2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经多年多点生产试验,博优258表现高产、优质、多抗,产量一般7 500 kg/hm2,高产的达9 750 kg/hm2,至今累计推广面积29.26万hm2,已成为广西晚造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3.
博优938是广西钦州市农科所用新育成的恢复系钦938与博A配组而成的感光型高产优质晚籼杂交稻新组合,区内外区域试验均表现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耐寒不早衰,一般产量6.75~7.50kg/ha,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二级标准,2000年1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003年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年4月获广西钦州市第一届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目前该组合已成为广西杂交晚稻当家组合,可在桂南稻作区、桂中稻作区南部以及广东、福建南部地区和海南省等地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4.
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博优99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博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以博A为母本,以新育成的优质抗病广谱恢复系广恢998为父本选配出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抗病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等重要特性,2001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miR-423-5p在细胞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在肌细胞中能影响细胞的增殖。根据miRBase及NCBI网站显示的相关信息利用分析软件对miR-423在各物种之间的同源性进行了分析。取成年西门塔尔牛体内的骨骼肌、小肠、心脏组织利用茎环荧光定量PCR进行miR-423-5p表达量检测,将牛骨骼肌卫星细胞(MDSCs)分化处理不同时长后进行检测;最后通过在线软件(TargetScan、PicTar)预测其可能结合的靶基因。结果表明,miR-423-5p在各物种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骨骼肌中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在MDSCs中,随着细胞分化时间的延长,miR-423-5p表达量逐渐升高。miR-423-5p在12个基因mRNA的3'-UTR上含有潜在的结合位点,其中部分靶基因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结果提示,miR-423-5p可能参与细胞的生长代谢,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6.
“博优141”免耕直播栽培技术及其经济效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博优 141”免耕直播栽培的技术措施,对免耕直播栽培与传统栽培方法作了经济效益比较。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密度对博优225产量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博优22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晚稻产量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显著影响晚稻的产量,其主要原因是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叶面积指数、单茎叶面积、冠层间的光照强度及干物质积累量和协调库源关系。在栽培密度0.2 m×0.3 m条件下,施氮180 kg/hm2的增产效果最好,达到8.682 t/hm2;不同栽培密度显著影响晚稻氮利用效率,其中在栽培密度0.2 m×0.3 m下施氮180 kg/hm2,氮肥效率、氮素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48.23、53.85 kg/kg。因此,适宜的栽培密度有利于改善晚稻库源关系,提高产量、氮肥利用率与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杂交中晚稻“博优752”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博A”与自选的恢复系“75 2”配组 ,育成了杂交中晚稻新组合“博优 75 2”。该组合具有大穗、高结实率、高产、抗病、米质较优、理想株叶型、秧龄弹性大、适应性广等特点 ,不足之处是生育期偏长。 1 999年 6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博优赣2 8”。探讨了“博优 75 2”的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杂交水稻晚籼新组合博优253的亲本测253和博A的特征特性;总结出选择适宜的制种地和理想抽穗扬花期、合理安排父母本播种差期、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培育双强高产群体、预测并调整花期及适时适量喷施“九二○”等高产制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油分杂交油菜品种博油6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油6号由不育系97A与恢复系油恢26配组而成,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油分高、抗逆性强的特点。在2007~2009年河南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达3210.90 kg/hm2,比对照增产17.12%;芥酸、硫苷含量分别为0.8%、33.36μmol/g,含油量为45.02%。该品种在栽培上应适时早播,重施基肥,增施磷、钾、硼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