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亚琳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1):27-30,36
探讨3种性类固醇激素在北方山溪鲵精子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3种激素在山溪鲵精子发生周期不同时期在精巢中的细胞定位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雄激素分布在精原细胞的胞质中,尔后转移到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的核中;雌激素一直存在于生精细胞的胞质及核膜周围;孕激素分布在精原细胞及精母细胞的胞质中,随后在精子细胞的核质中有表达.雄激素在早期的精子发生和转型中起作用,而雌激素主要以非基因组效应参与生精细胞的增殖,孕激素在精子发育后期精子细胞的变态中起作用.3种激素以不同的方式调控精子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用光镜观察了北方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幼体和成体鼻腔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北方山溪鲵幼体和成体的嗅上皮中均存在Bowman′s腺,鼻腔外侧存在犁鼻器。山溪鲵属于有尾目中最原始的类群,为终生水栖型。说明在四足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过程中,嗅黏膜中Bowman′s腺的出现与陆生环境没有直接关系。山溪鲵具有犁鼻器,说明在水生型的原始有尾两栖动物已经具有犁鼻器,犁鼻器在种系发生上是从水生的四足动物出现的。  相似文献   
3.
c-mycc-fos在隆肛蛙与北方山溪鲵卵巢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隆肛蛙与北方山溪鲵不同发育时期卵泡c- myc和c- fos的表达产物进行了定位检测。结果表明,Myc在2种动物 - 期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中表达较强,以后逐渐减弱;Fos在2种动物卵泡发育初期表达很弱,在 - 期卵泡中表达增强。上述结果说明,c- myc在2种动物卵母细胞发育初期起重要作用,而c- fos在发育中后期起重要的调控作用,2种原癌基因可能通过调节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来调控卵母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性类固醇激素对北方山溪鲵(B a trachup erus tibetanus)卵泡发育的调控作用,采用组织学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测卵子发生周期中雌二醇(17-βestrad io l,E2)、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3种性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雌激素受体(E strogen R 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 rogesterone R eceptor,PR)、雄激素受体(A ndrogen R eceptor,AR))在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中的表达特征。结果可见,北方山溪鲵卵巢中Ⅰ期卵泡数量在10月达到最大值,Ⅱ期卵泡数量在翌年5月达到最大值,Ⅲ期卵泡数量在6月最多,Ⅳ期卵泡数量在11月最多。E2与ER在Ⅲ期卵泡卵母细胞胞质中的阳性反应最强,P与PR,T与AR均在Ⅳ期卵泡卵母细胞中的阳性反应最强。结果表明,北方山溪鲵的卵泡为异步发育,其从发生至成熟后排出需要的最短时间应为20~22个月。E2在卵母细胞的卵黄形成中起作用,P与T均对卵母细胞成熟起重要作用。3种性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变化规律与北方山溪鲵卵泡发生、发育、成熟和排出的周期一致。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二醇(estradiol)及其受体(estrogen receptor)在北方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精巢发育周期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4~5月,雌二醇及受体在精原细胞的胞质中强表达;6月,雌二醇在精母细胞的胞质中表达较弱,其受体在精母细胞的核质中有较强表达;7月,雌二醇及受体在精子细胞的胞质中表达;8月,雌二醇及受体在精原细胞的胞质中和变态后的精子头部有弱表达;9-11月,两者均在精原细胞的胞质中及精子头部有较强表达。说明雌二醇及其受体存在于整个精巢周期中,二者在生精细胞中的强弱变化基本一致,其变化规律与精子发育周期密切相关;雌激素受体多存在于生精细胞的胞质中,雌激素可能以非基因组效应调控细胞的增殖,并与精子的发育成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旨在利用分子遗传学方法检测东帕米尔高原地区极端环境对当地藏兔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的影响,为帕米尔高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研究资料.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及测序技术测定东帕米尔高原地区藏兔的线粒体CO1与ND4基因序列,使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东帕米尔高原地区4个采样点37...  相似文献   
7.
王民  卢福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58-4859
[目的]为高山雪鸡和藏雪鸡的选育、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0只高山雪鸡和10只藏雪鸡血清酯酶同工酶多态性进行研究,与20只家鸡进行了比较。[结果]高山雪鸡、藏雪鸡和家鸡血清酯酶均存在ES1、ES2和ES3 3种同工酶,且ES3均为单态。高山雪鸡ES1同工酶以ES1 ABC为优势表型(70.00%),藏雪鸡和家鸡ES1同工酶均以ES1B为优势表型(80%和75%)。高山雪鸡ES2同工酶只有1条浓染的酶活性区带。藏雪鸡ES2同工酶则表现为有带(+)和无带(-)2种区带,而家鸡ES2同工酶无显现酶活性区带。[结论]高山雪鸡和藏雪鸡ES同工酶多态性存在较大差异,也表明ES同工酶的区带数、着染强度、迁移率、基因表型等可作为区分禽类亲缘关系的生化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8.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睾酮(testosterone,T)在北方山溪鲵(Batrachuperustibetanus)精巢发育周期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北方山溪鲵的精巢中,4月份T定位在次级精原细胞的胞质中;5月份T定位在次级精原细胞的胞核中;6~7月,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核中呈T阳性反应;8月份,精巢的非成熟区和成熟区散在地出现T的弱阳性位点;9~10月,精巢非成熟区的精原细胞胞质及成熟区精子中有较强的T阳性反应;11月,精原细胞的胞质及精子中的阳性反应减弱。在山溪鲵的生殖周期中,4~11月精巢中始终呈现T阳性反应,而且T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4~5月和9~10月,精巢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中也有T阳性反应。上述结果说明,在山溪鲵精巢中,T对生殖细胞增殖及精子形成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北方山溪鲵精巢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电镜观察研究了北方山溪鲵精巢内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在精子排空后,间质细胞具有发达的滑面内质网、管状嵴线粒体和大量的脂滴。说明北方山溪鲵在繁殖期排精后,生精小叶周围的间质细胞具有类固醇激素分泌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西藏山溪鲵再考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又名衫木鱼、羌活鱼、娃娃鱼、山辣子和接骨丹,隶属有尾目(Urodela)小鲵科(Hynobi-idae)山溪鲵属(Batrachuperus),是一种适应于高原或高山的冷溪性有尾两栖动物,为我国珍稀的经济两栖动物,有重要的药用及科研价值。历代药籍中山溪鲵属动物大多作为中药材记载,多以羌活鱼为药材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