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21篇
农学   77篇
基础科学   1篇
  226篇
综合类   282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93篇
畜牧兽医   150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瘟病是中国生姜生产上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此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44个科300多种植物。菌体短杆状,在TZC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出现白边较宽和白边较窄的两种菌落。菌系划分为5个生理小种和5个生化型,中国的姜瘟菌主要属生理小种1号,生物型属II、III、IV。此病害是一种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在高温、高湿、雨水多、氮肥过量的情况下发生较为严重。中国植病工作者对此病害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中国姜瘟病的病原菌、发病规律、及防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阿魏蘑与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证明,阿魏蘑和杏鲍菇最佳栽培模式为菌棒半脱袋竖向畦栽半覆土栽培模式;最适环境条件为菇房温度13~20℃,空气相对湿度85%~95%;最佳栽培设施为半地下冬暖式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了解传统咸干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鲅鱼)的品质特征,以市售产品中感官品质较为突出的咸干鲅鱼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分、含盐量、NaNO2含量、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进一步对咸干鲅鱼中的优势菌进行了分离、纯化与鉴定。结果显示,咸干鲅鱼样品含水量为54.40%、含盐量为3.1%,属于半干低盐制品;NaNO2含量为5.07 mg/kg,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TVB-N含量高达40.12 mg/100 g,说明发酵过程蛋白质降解程度较大;TBARS值为10.00 mg/kg,脂质氧化程度在感官可接受的范围内。咸干鲅鱼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长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macrolides)和香坊肠杆菌(Enterobacter xiangfangensis)为优势菌。其中,清酒乳杆菌具有发酵菌的典型特征,可能在咸干鲅鱼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ai)养殖体系中筛选得到具有群体感应淬灭(Quorum quenching, QQ)活性的潜在功能菌,并对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安全性评估及发酵条件优化。采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136液体X-gal法进行活性菌株筛选,发现2株细菌(BDZ5和W1B)的发酵液对信号分子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C6-HSL)具有显著的降解作用,但经沸水浴处理后均丧失降解活性。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BDZ5和W1B分别被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科贝特氏菌属(Cobetia)。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菌株BDZ5和W1B均无溶血性,且对多数抗生素具有敏感性,注射2株活性菌未提高凡纳滨对虾死亡率,且对凡纳滨对虾血清免疫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单因素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在起始pH为7.0、盐度为20、0.0005%的MnCl2条件下培养48 h后,菌株BDZ5达到最大生长量;在起始pH为6.0、盐度为40、0.05%的CaCl2条件下培养48 h,菌株W1B达到最大生长量。2株菌的最适信号分子C6-HSL降解条件与其生长条件有所不同,在起始pH为7.5、盐度为30、0.0005%的MnCl2条件下培养48 h,2株活性菌对信号分子C6-HSL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菌株BDZ5和W1B可作为益生菌应用于水产养殖,为基于QQ角度防治对虾细菌性病害提供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水体水质情况以及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测定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一级移动床生物净化、二级固定床生物净化、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水体和生物净化载体以及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果显示,水体的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分别为0.85和0.21 mg/L。养殖系统水体、生物净化载体和虾肠道样品中共有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此外,一级、二级生物净化系统水体中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生物净化载体中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为优势菌;对虾肠道中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另外,对虾养殖循环水系统中生物净化载体上的细菌物种含量比水样中的细菌物种少,但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养殖水体,...  相似文献   
6.
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多使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水质,为避免破坏池塘菌群结构,很少使用抗生素.为了解凡纳滨对虾肠道细菌耐药性与不同生长阶段的关系,本研究选取江苏地区4种主要养殖模式凡纳滨对虾成虾和虾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K-B纸片法和qRT-PCR技术,研究对虾样本肠道可培养细菌对...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温室池水环境对罗非鱼运动性气单胞菌败血症发生的影响,对5年监测所得的发病池的95个水样和无病池的78个水样的水环境因子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发病池和无病池的水温平均值和pH平均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在18~27 ℃范围内,发病池出现的百分率随水温升高而增加;发病池的溶解氧、总氨氮、分子氨氮、亚硝酸盐氮、有机物化学耗氧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85±1.45、2.48±0.99、0.067±0.048、0.361±0.233、39.56±20.31 mg/L;无病池的溶解氧、总氨氮、分子氨氮、亚硝酸盐氮、有机物化学耗氧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41±1.39、0.94±0.76、0.025±0.025、0.105±0.066、20.62±9.73 mg/L。发病池的溶解氧平均值显著低于无病池(p<0.05),发病池的总氨氮、分子氨氮、亚硝酸盐氮、有机物化学耗氧量的平均值分别极显著高于无病池(p<0.01)。根据发病池和无病池出现的百分率随各环境因子变化的趋势可以得出结论:高水温、低溶解氧、高氨氮、高分子氨氮、高亚硝酸盐氮和高有机物化学耗氧量的池水更容易诱发凡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引起的罗非鱼运动性气单胞菌败血症。  相似文献   
8.
黄斑病是严重影响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产量和品质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本研究从山西省糙皮侧耳生产区采集的黄斑病样品中分离到病原菌菌株HB-1,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分子鉴定与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并研究了醋酸杆菌菌株BA15发酵液对该病原菌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与公认的糙皮侧耳病原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不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醋酸杆菌BA15发酵液对HB-1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为糙皮侧耳黄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5种药剂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第二次施药后7 d,5种药剂处理中以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750倍液的防效最好,为65.47%,其次为53.8%可杀得(氢氧化铜)2000干悬浮剂800倍液,防效为56.45%;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倍液和12%松脂酸铜乳油800倍液3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51.60%,50.86%和50.20%。上述药剂在生产上可轮换使用,5 d 1次,连续2~3次。  相似文献   
10.
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细菌性病害,是由假单孢杆菌引发的重要病害,在特定的控温、控湿、控光、控CO2条件下,每年重复利用出菇房18次以上的出菇房很容易发生、并迅速传播,给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研究、制定的10条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