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针对生猪养殖阶段特点,设计基于RFID技术的畜产品可追溯系统。[方法]阐述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的天线设计方法,并采用不同的天线对可追溯系统进行通信测试。[结果]数据传输率等参数设置相同时,外接天线的通讯距离比PCB天线要远;3种外接天线比较而言,同轴天线和壁挂天线的通讯距离较远;500kbps数据传输卒时通讯距离在28m范围内,250kbps数据传输率时通讯距离在40m范围内。从硬件成本角度考虑,壁挂天线价格远高于同轴天线,在相同通讯距离要求时,系统选用同轴天线。[结论]在生猪养殖阶段采用该研究设计的有源电子标签和读写器,可提高猪肉产品的安全性,并对彻底实现食品的“源头”追踪和提供食品安全的透明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采用封闭空间生物测定法,研究有无触角时以及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荔枝蝽若虫的聚集情况。结果表明,未剪除触角的荔枝蝽若虫的聚集百分比为46%~68%,而剪除触角的荔枝蝽的聚集百分比为22%~38%,两者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光暗条件对荔枝蝽的聚集行为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华绒螯蟹触角及复眼在觅食行为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纤维素分别对河蟹的触角和复眼进行涂膜处理,以观察第一、第二触角及复眼在觅食行为中的作用,并对第一、第二触角及复眼作了电镜扫描。观察结果,初步认为幼蟹触角对寻找食物的定位起主要作用,化感器较多地分布于第一触角,而复眼在觅食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对斜纹夜蛾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rodeniae)的触角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触角为线形,鞭节有16亚节;触角共有6类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板形感器和钟形感觉器;毛形感器最多,分布整个触角;刺形感器分布在柄节和梗节,数量较少;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板形感器和钟形感觉器分布在鞭节,其中钟形感觉器仅着生于雄蜂鞭节;雌雄蜂触角在形状和结构上相似,但雄蜂触角的长度和直径显著大于雌蜂;雄蜂板形感器的数量、大小和密度显著高于雌蜂。  相似文献   
5.
甜菜夜蛾GOBP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比较已报道的 5种昆虫的 GOBP2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以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的触角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一条400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将以上片段克隆到T-easy载体上,获得重组子GOBP2Sexi,序列测定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GOBP2Sexi阅读框全长426bp,编码14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6.07ku和5.09。另外,序列中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具有气味结合蛋白的典型特征。同时以基因组 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了一条 2kb左右的特异性条带,同样克隆到 T-easy载体上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在该蛋白的第22和第23个氨基酸之间及第82和第83个氨基酸之间分别插入了一个160bp和1403bp的内含子。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GOBP2基因在甜菜夜蛾触角中特异性表达,并且在雌雄蛾触角中表达水平相当。该基因已在GenBank/EMBL中登记,序列号为AJ294809。  相似文献   
6.
应用日立S-3000N型扫描电镜对香蕉假茎象甲雌、雄成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香蕉假茎象甲触角为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触角表皮普遍具有波浪形刻纹,共有4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和芽孢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有3种类型,刺形感器有2种类型。香蕉假茎象甲雌、雄个体间触角感器类型及其分布均无明显差异。触角上的各种感器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分布集中,鞭节上感器最多,梗节次之,柄节无感器。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扫描电镜对蜜蜂触角上的感觉器官进行了观察。通过对工蜂、雄蜂和蜂王等触角上各种感觉器官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并结合各自的生活习性,对某些感觉器官的作用和类别进行了讨论。认为板形感觉器官和锥形感觉器官是主要的嗅觉器官,各种毛形器官是触觉器官,分布在工蜂和雄蜂第一、二鞭节上的曲毛是辨别风向的感觉器官,而倒杯形器官是成长中的毛形器官。  相似文献   
8.
By reducing the pulse width of high intensity electric field from nanosecond to sub-nanosecond or picosecond level,it will lead the research of pulses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organisms to a new field. Based on the geometry characteristics of ellipsoid,an Impulse Radiating Antenna composed of an ellipsoidal reflector and a cone radiator was proposed,which could transform the high-intensity picosecond electric pulses to superficial layer of organisms, then kill tumor cells non-invasively. Simul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electric field of ultra-short pulses are focusing effectively with high amplitude,while the gain and E-field pattern of the Impulse Radiating Antenna are stable. In addition,the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dio is less than 2 and the return loss is less than -10dB,all of which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ultra-wideband time domain antennas.  相似文献   
9.
花椒窄吉丁成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花椒窄吉丁(Agrilus zanthoxylumi)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观察,明确了花椒窄吉丁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位置及两性感受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雌雄成虫触角上均发现6类17种感受器:3种毛形感器、4种刺形感器、7种锥形感器、1种钟形感器、1种芽形感器和1种特殊感器。此外在雄虫触角上还发现Bhm氏鬃毛。花椒窄吉丁触角感受器的分布位置相对稳定,触角两侧面主要分布毛形感器,背腹面主要分布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触角第Ⅳ-Ⅺ节端部有1个凹窝,凹窝内主要分布锥形感器,凹窝旁的凹陷中有1个锥形感器簇,但第Ⅹ-Ⅺ节的锥形感器簇不明显。雌雄成虫的6类17种感器在分布位置上无明显差异,但是触角锯齿部分的或第Ⅳ-Ⅺ节端部锥形感器在数量上雄虫显著多于雌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松巨瘤天牛(Morimospasma paradoxum Ganglbauer)触角感器的功能。[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松巨瘤天牛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规律。[结果]松巨瘤天牛成虫触角上共有4种类型的感器,即刺形感器(Ⅰ型、Ⅱ型、Ⅲ型和Ⅴ型)、锥形感器、指形感器和钩形感器;触角各节感器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背面、腹面的感器类型和数量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研究结果为今后的电生理学、比较行为学和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