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3篇
  14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aCl对库拉索芦荟的胁迫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100~400mmol/L NaCl胁迫对2年生库拉索芦荟的生长及体内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moL/L NaCl处理下芦荟植株干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00和400mmol/L NaCl处理下干重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芦荟根系活力在200mmol/L 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增加盐浓度,根系活力下降;盐胁迫处理的叶片电解质渗漏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盐胁迫下,芦荟体内Na^+和Cl^-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K^+和Ca^2+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Na^+主要积累在茎部,叶片和根系含量较小;Cl^-主要积累在叶片,茎部含量相对高于根系。盐胁迫下芦荟体内K^+和Ca^2+含量明显低于对照,随着盐浓度增加,叶片K^+含量明显增加,Ca^2+则相反。芦荟叶片保持相对较低的Na^+/K^+比率和较强的K^+和Ca^2+向上选择性运输能力,是芦荟具有一定耐盐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木立芦荟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吴红芝 《园艺学报》2000,27(2):151-152
以木立芦荟的叶片、叶鞘和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试管培养,结果表明,叶鞘和茎段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腋芽直接萌生。经试验筛选出各培养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愈伤组织诱导,MS+6-BA2。5mg/L NAA0.15mg/L;(2)腋芽萌生,MS+6-BA2.0mg/L NAA0.15mg/L;(3)丛生芽分化及继代,MS+6-BA2.0mg/L NAA0.10mg/L;(4)生根,MS 6-BA0.3-0.5mg/L IBA0.2mg/L+活性羰0.5%。  相似文献   
3.
芦荟中蒽醌化合物的提取和检测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杰  付云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31-11133,11291
综述了芦荟中蒽醌化合物的提取、检测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芦荟中蒽醌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库拉索芦荟组培中的褐变现象及防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57-2258
[目的]研究库拉索芦荟组培中的褐变现象,寻求防止褐变的有效措施。[方法]以库拉索芦荟茎尖、中部茎段和根茎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附加NAA0.1 mg/L和不同浓度的6-BA(1.0、1.5、2.0、3.0、4.0 mg/L),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激素浓度以及培养温度、活性炭等因素对芦荟组培褐变的影响。[结果]用库拉索芦荟茎尖做外植体,MS+6-BA2.0 mg/L+NAA0.1 mg/L做培养基,芦荟组培褐化程度较轻;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500.0 mg/L,环境温度控制在25℃有利于减轻褐变。[结论]茎尖是最佳的外植体,适宜的6-BA浓度(2.0 mg/L)可抑制褐变,添加活性炭和适宜的培养温度均能防止褐变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芦荟汁对废电池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芦荟汁分别对废电池胁迫下的小麦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观察其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废电池浸出液处理下,小麦幼苗的根长、芽长、根数减少,根系活力、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明显降低。芦荟汁处理能够明显增强废电池胁迫下小麦根系的活力,改善多项指标。[结论]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抑制和毒害作用,适宜浓度的芦荟汁能够缓解废电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所造成的抑制和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宛淑艳  袁迎  陈春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382-4383
[目的]探索芦荟的离体快繁技术,为芦荟的组织培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盆栽中华芦荟的嫩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不同的增殖阶段添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离体快繁试验。[结果]培养30 d后,3瓶被污染,4瓶不长愈伤组织,13瓶在芽基部产生圆球状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在诱导芽分化约20 d后,2瓶被污染,11瓶开始芽点分化。3.00 mg/L 6-BA的处理效果最佳。诱导生根11 d后,1瓶被污染,2瓶出现叶子干焦的现象,17瓶长势良好。中华芦荟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50 mg/L+NAA0.15 mg/L,诱导率为60%;丛生芽分化及继代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3.00 mg/L+NAA 0.10 mg/L,诱导率为85%;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30~0.50 mg/L+IBA 0.20 mg/L+活性炭0.5%。[结论]该研究为芦荟的快繁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A ring spot disease of Aloe vera was found on leaves of potted seedlings of Aloe vera in Hachijojima and Chichijima Islands, Tokyo. From tissue of ring spot lesions, a fungus producing Fusarium-type conidia was consistently isolated. After 1 month, reddish perithecia of nectriaceous fungus had formed on the colonies of this isolate on PDA. These nectriaceous and Fusarium fungi were identified as Haematonectria haematococca and Fusarium sp., respectively. From a single ascospore isolation, the former was confirmed to be the teleomorph of the Fusarium sp. Typical ring spot lesions were reproduced by artificial inoculations using single ascospore and single conidium isolates. Inoculations of five species of genus Aloe revealed that they were highly susceptible except for A. arborescen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a disease on Aloe caused by H. haematococca (anamorph: Fusarium sp.) in Japan, and it was named aloe ring spot.  相似文献   
8.
周晓鹿  李思良 《北方园艺》2008,16(2):188-192
试验初步研究了皂质芦荟细胞悬浮培养过程.比较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接种量对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皂质芦荟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初步探讨了皂质芦荟在细胞生长周期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B5 培养基有利于细胞的增殖;每50 mL培养液中加入2 g愈伤组织的接种量为宜;筛选出最适激素组合为2,4-D 3.0mg/L KT0.5mg/L,葡萄糖25 g/LpH值5.8;皂质芦荟悬浮培养的生长周期为25 d,细胞增值率曲线呈S型;在悬浮细胞生长前期,pH值明显下降,在细胞对数生长期,pH值略有升高,并趋于平缓;总酚含量、POD、SOD均出现2个峰值,但出现时间不同,其变化趋势与细胞生长趋势呈正相关,PPO活性与细胞生长趋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芦荟与椰果双果果粒酸乳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稳定剂品种、稳定剂添加量、芦荟与椰果添加量组合三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从感官评分及稳定性方面对芦荟及椰果双颗粒配方进行优化,优化的结果显示:双果粒配方为0.4%稳定剂添加量、W3型稳定剂、5%芦荟与3%椰果果粒,此时能得到最佳的感官品质与稳定性效果。  相似文献   
10.
芦荟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华芦荟为试验材料,以炉渣、食用菌渣、泥炭、锯末为无土栽培基质成分,应用消毒有机肥取代传统的营养液,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采用类旋转排列试验方法,比较分析8种基质与2种肥力水平相结合对中华芦荟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试验材料生长状态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以A2B2组基质配方最佳,即炉渣灰2:平菇渣1:消毒鸡粪10 kg/m^3:复合肥0.5 kg/m%3,可推广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