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74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10篇
  77篇
综合类   391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传统旱农研究成效的显著性与有限性分析,提出靠微生境理论和降水资源可叠加富集原理,实验由被动防旱向主动抗旱的技术路线转移。通过试验资料分析,确认缺水农田有限供水对产量增进具有跃迁效应。据此,提出了集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框架,认为可建立旱地工程生物农艺学,为促成21世纪旱地农业研究的新突破服务。  相似文献   
2.
冷热镀锌钢管的替代产品──交联聚乙烯管材,已在河北省武邑德鑫塑料管材有限公司投入批量生产。至此,由交联聚乙烯管材为主要材料的地板辐射采暖也变成了现实。 在城镇住宅建设中使用冷热镀锌钢管弊端众多,国家有关部委已明令禁止。河北武邑德鑫塑料管材有限公司抢抓机遇,不惜重金引进了化学交联聚乙烯管材专利技术及国际一流的进口设备,生产出了“国家化学建材测试中心”和“中国预防医学环境卫生监测所”鉴定合格的高科技产品。这一新产品具有耐热、耐压、耐腐蚀、耐老化,不脆裂、不生锈、不结垢、不霉变、无毒、无噪音,热能损失…  相似文献   
3.
旱地有限补充供水与覆盖保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旱地作物长期受水分亏缺制约的问题,为了使有限降水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研究了几种作物需水关键期有限补充供水以及覆盖保水的效应,表明旱地有限供水的高效性和对提高经济效益的显著作用。提出了实现有限降水资源富集叠加高效利用建设旱区高产高效农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5.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更是维系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水资耀贫乏的国家之~,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社会用水总量的70%左右.农业既是用水“大户”,更是缺水“大声”,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6.
建设农业节水型社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又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力举措,更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敦煌是一个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基于市情、水情和水利发展新形势的认识所做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了节水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探索提出湖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2014]360号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为深入贯彻中央节水优先方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用水单位用水需求和过程管理,提高计划用水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取水许可和水  相似文献   
10.
发展节水农业 推动农民脱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节水农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全局性战略,甘肃省农业节水工作以项目带动、政策调动、工程推动、农艺配套等措施综合并用,提高了灌区的用水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基本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