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许多人喜欢在酒后喝浓茶,认为这样可以解酒。那么,浓茶能不能真正解酒呢?中医认为,浓茶解酒之说并不足取。酒味辛,先入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饮酒应取其升阳发散之性,使阳气上升,肺气更强,促进气血流通。茶味苦,属阴,主降,若酒后饮茶会将酒性驱于肾,肾主水,水生温,湿被燥,于是形成寒滞,寒滞则导致小便频浊、阳痿、睾丸坠痛、大便燥结等症。  相似文献   
2.
秋季养生     
《猪业科学》2012,29(9):125-125
秋季,从立秋至立冬前,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阳消阴长过渡。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皆以养收为原则。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作者张仲景。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中医学治疗外感热病的方法,是中医学外感热病理论的专著,至今仍对中医学临床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伤寒论》的寒字是病邪的意思,伤寒即是为病邪所伤,它包含了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笔者认为猪常见的发热性疾  相似文献   
4.
核心提示:秋高气爽,气候渐凉,阳气日衰,阴寒日盛。因热去寒来,阳消阴长,体内的阳气内藏,人体的免疫功能渐弱,容易受到秋季风邪的侵袭,特别是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更要格外注意个人的养生保健,做到养生"四个调养"最重要。一、精神调养精神调养尤为重要,做到"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是医疗保健的理想境界,"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为"治未病"的基本之道。针对"未病"的三种状态,即无疾之身、隐而未发、发而未传,通过"治未病"的三层防治方法,即无疾之时,养护人体阳气,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未发之时,以非药物疗法为主,以药物温养脏腑为辅,扶助人体阳气,欲病就萌,防微杜渐;未传之时,运用升阳、温阳、通阳之法,固扶人体阳气,防其传变。三层治法,有法有度,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惠恩举 《新农村》2005,(1):17-17
大雁又称天鹅,躯体肥大,最大体重可达10千克。雁肉富含人体必需的铁、钙、磷等矿物元素,赖氨酸、蛋氨酸等氨基酸含量丰富,是人们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保健食品。据《本草纲目》等药典介绍,雁肉、雁脂等均有祛风寒、壮筋骨、益阳气、活血之功效。  相似文献   
7.
湖湘地区的太阳崇拜行为对湖湘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王堆医书认为阳气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具有营养、温煦的功能,与疾病的预后转归密切相关,并记载了应用药物、食疗、导引术、艾灸等多种调养阳气的方式。马王堆医书对阳气的重视及重点论述的调阳治法,对中医治未病,调整亚健康状态人群阳虚体态,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哲学、医学把人的生存与健康放在生态环境中去认识,提出了"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念.因此,了解、掌握、顺应四季的变化,"因时养生",是保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功能正常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冬季养生特点 冬季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使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寒潮天气,几乎打乱了四季的节奏。过了立春,天气反而更冷了。不过,四季交替的规律,不是气温能够改变的。春天来了,春火也不期而至:口干喉燥、眼涩目赤、口角生疮、咽喉干涩、便秘不畅……春季养生,清火很重要中医上讲,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所谓阳气生发,就是循环代谢水平的提高。当人体循环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