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市某乳业公司奶牛营养代谢病的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沈阳某乳业公司7个奶牛场的牛群进行营养代谢病抽检,从全群3000多头成母牛中共抽检350头,其中包括84头高产奶牛、77头干奶牛、92头产后牛和97头有病牛。检测内容包括血酮、血糖、CO2结合力和血中谷-丙转氨酶等4项指标。结果表明:该公司牛群在围产期存在较大的饲养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6,(12):95-98
为分析并比较我国5省份屠宰场鸡胴体分离的空肠弯曲菌的耐药状况,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鸡酮体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8类14组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72株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8类14组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显示为高度耐药(环丙沙星98.6%、萘啶酸93.1%,四环素94.4%、多西环素90.3%,头孢他啶87.5%);对青霉素类、磺胺类显示为中等耐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5.8%,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44.4%);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林可酰胺类显示为低耐药(红霉素2.8%、阿奇霉素6.9%,庆大霉素18.1%、链霉素4.2%,克林霉素4.2%);对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和氯霉素均显示为全敏感。72株分离株均对4种及以上抗生素有耐药性,共产生31种耐药谱型,其中以TET-CIP-NAL-CAZ-DOX型最多,占比22.2%。各省份之间耐药状况差异不明显。说明我国5省份屠宰场从鸡酮体分离的空肠弯曲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多重耐药菌占比较高,应加强鸡场养殖环节抗生素使用的监管,防止药物滥用,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检测围产期牦牛血清酮体的消长规律,并分析其对产后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选择25头年龄[(7.00±1.23)岁]、胎次[(2.00±0.07)次]和体况相近的经产母牦牛,自产前第28天至产后第28天每7 d采集1次血清,共设9个时间点,检测血清中酮体指标[β-羟丁酸(BHBA)]、肝功能指标[游离脂肪酸(NEFA)、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谷草转氨酶(AST)]、蛋白质营养状况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研究各指标的消长规律;随后继续跟踪试验动物至产后第49天,每7 d采集1次血清,检测产前第28天至产后第49天血清中生殖激素指标[雌二醇(E2)、孕酮(P4)、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并监测发情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明确围产后期母牦牛生殖激素分泌情况,并结合BHBA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BHBA与生殖激素分泌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娩当天、产后第7天和产后第14天的血清BHBA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点(P0.05)。分娩当天、产后第7天和产后第14天的血清GLU浓度显著低于产前各时间点(P0.05)。产后第7天和产后第14天的血清NEFA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点(P0.05)。分娩当天和产后各时间点的血清TP浓度和AST活性显著高于产前各时间点(P0.05)。分娩当天和产后各时间点的血清FSH和LH浓度显著高于产前各时间点(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BHBA浓度与E2和LH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可见,母牦牛的分娩造成其机体能量的大量流失,导致机体脂肪过度动员产生了能量负平衡,围产后期蛋白质也参与了供能过程,血清BHBA浓度的升高会影响E2和LH的分泌模式,使经产牦牛产犊间隔较长而引起其繁殖率低下。  相似文献   
4.
高酮血症造成奶牛中性粒细胞先天免疫机能受到抑制,本研究探讨β-羟丁酸(BHBA)是否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中性粒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分离健康奶牛中性粒细胞,采用LPS(100 ng/mL)和不同浓度(0.5、1.0、2.0和4.0 mmol/L)BHBA作用于中性粒细胞,收集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中性粒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核因子-κB抑制物激酶β(IKKβ)激酶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分泌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不进行BHBA和LPS处理)相比较,LPS组(单独LPS处理)中IL-1β、IL-6、TNF-α和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和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增加(P <0.01),IKKβ激酶活性极显著增强(P<0.01),IL-1β和TNF-α的分泌...  相似文献   
5.
不同能量水平对围产期奶牛脂肪动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产前第28天开始饲喂标准日粮、标准日粮增加20%日粮和标准日粮减少20%日粮,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第56天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奶牛血液甘油三酯(TG)、非脂化酯肪酸(NEFA)和总酮体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前低能饲喂可以降低产后奶牛血液TG、NEFA和总酮体浓度。提示干乳期能量摄入水平是影响和调节产后能量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加丽素红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被添加到动物类的饲料中,可以改变动物类的皮肤、脂肪等颜色,属于化学合成色素,其有效成分为角黄素,主要是添加到动物类饲料中,增加皮肤、脚、酮体和蛋的颜色及亮度。但其添加是否安全,众说纷纭,一直未有定论。加丽素红的安全性备受人们关注,目前安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主要有效成分角黄素的毒性作用。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  相似文献   
7.
8.
广州地区奶牛酮体阳性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Guo.J  哈斯 《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151-151
作者研究了围产期奶牛血液代谢产物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特点,并且研究了日粮能量浓度对酮体积聚的影响。28头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预产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饲喂过渡期日粮而另一组不饲喂过渡期日粮。对照组在奶牛预产期前28d直到分娩,饲喂非泌乳奶牛日粮(产乳净能(NE(L))1.54Mcal/kg,粗蛋白(CP)10.9%,中性洗涤纤维(NDF)53.1%),产后饲喂泌乳料(NE(L)1.77Mcal/kg,16.8%CP,29.9%NDF)。处理组奶牛在产前17d到产后14d饲喂过渡期日粮(NE(L)1.71Mcal/kg,16.8%CP,35.2%NDF),而后的泌乳3周内饲喂与对照组相同的日粮。尾静脉血样从前21d到产后21d,每周采集3次,用于测定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和甘油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产后干物质采食量、乳产量、乳成分、体重变化和体况评分的变化均无显著差异。血浆中不同酮体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产前无明显变化,产后上升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但相对于妊娠后期仍保持较高的水平。血液中NEFA和甘油浓度变化在整个试验期类似于酮体浓度变化模式。饲喂过渡期日粮奶牛在妊娠后17d,血液中葡萄糖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大,而在泌乳的前21d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在试验奶牛泌乳的前21d,处理组血液中乙酰乙酸的AUC大于对照组。奶牛产后的15~21d处理组血液中NEFA和甘油的AUC大于对照组。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可得知,相对于产后直接转为饲喂泌乳日粮,采用奶牛过渡期日粮,无论在产前还是产后,与泌乳早期大量动员体脂以及大量积聚酮体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乳牛泌乳前期乳酮体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取散放饲养的泌乳前期健康乳牛44头,采用水杨醛比色法对乳样乳酮体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乳丙酮含量与产奶量呈中等正相关,而乙酰乙酸的含量与产奶量呈弱相关;经产乳牛乳的丙酮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初产乳牛的;泌乳48-89天与泌乳95-128天的乳牛,乳酮体含量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