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190篇
基础科学   54篇
  97篇
综合类   1845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334篇
园艺   774篇
植物保护   12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豆陵西一寸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 1 997年从日本引进 ,经混选而育成的加工型优质菜用蚕豆。 2 0 0 0年 1 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 0 1 52号。特征特性 该品种幼苗直立 ,幼茎浅绿色。主茎绿色 ,方型。株高 1 1 0~ 1 1 5cm。单株有效分枝 3~ 5,叶深绿色 ,长椭圆型 ,复叶小叶数 2~ 4片 ,主茎始花节第 4~ 6节 ,中花节第 9~ 1 1节 ,花白色 ,每花序最多小花数 6朵。主茎实荚数 4~ 6个 ,单株实荚数 9~ 1 1个 ,单个青荚重2 0~ 3 0g ,单产青荚 1 .5万kg/hm2 左右。荚粒数1~ 3粒 ,…  相似文献   
2.
用九隆升微生物肥在芹菜上开展试验,并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结果显示:九隆升微生物肥可促进芹菜生长,使芹菜的有效茎、茎粗、单株重等明显优于对照,并使产量增加683kg/667m^2。而且施用微生物肥可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求开发芦蒿和芹菜的新途径,为提高芦蒿和芹菜的利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芹菜和芦蒿为试材,提取后加入适量的硬脂酸和无机碱制成蔬菜皂,设计以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因素的正交实验,以pH值和洗涤效果为指标作正交分析,选择最佳配比及最佳工艺流程。[结果]蔬菜皂的最佳实验方案是:蔬菜提取液用量0.6g,硬脂酸用量1.0g,无机碱用量1.0g,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20min,按照此方案生产的蔬菜皂的洗涤效果为最佳,其黏度、pH值均符合要求。[结论]根据正交实验,得到了洗涤效果最佳的蔬菜皂;研究提出了开发芦蒿和芹菜功能性产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一、品种选择 选用抗寒、抗旱、耐病、生长发育快、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如:美国西芹、天津实心芹、实心绿芹等。  相似文献   
5.
芹菜性喜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害怕高温干旱,不耐霜冻。中原地区露地常规栽培的芹菜一年种两茬,一茬在5月上旬育苗,8月上旬定植,11月上旬上市;另一茬在8月下旬育苗,11月中旬定植,第二年4月底5月初上市。这两茬芹菜因为种植容易,上市量大且集中,所以价格偏低。  相似文献   
6.
杨光峰  朱立民 《蔬菜》1994,(3):18-18
芹菜冬季保护地擗叶栽培措施铜山县农业局蔬菜中心杨光峰,朱立民近几年我县进行了芹菜冬季保护地擗叶栽培的探讨和推广,栽培面积不断增加,效益逐年提高。1992年发展到6500余亩,平均亩产10925公斤,平均亩纯收入2987.5元,分别比一次性采收的保护地...  相似文献   
7.
芹菜是冬春保护地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而芹菜斑枯病又叫晚疫病、叶枯病,俗称“火龙”。严重的影响了芹菜的产量和质量,一般可减产30%~40%,严重的可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8.
吴志贤 《食用菌》2006,28(4):41-41
浙西南山区的庆元县2001年引进吊瓜试种。2005年种植面积发展到344hm^2,年产吊瓜籽326214kg,经济效益达848万元。成为该县农业发展的新兴产业。2004年该县农户创造性地将吊瓜栽培与香菇高棚生产相结合,吊瓜利用香菇的遮阳棚长枝蔓结瓜,香菇借助吊瓜的枝叶遮阳降温度夏。据“吊瓜——香菇”共育试验结果表明,667m^2菇棚面积增加吊瓜籽45-53kg,按2005年市场收购价26元/kg计算,经济收入1125元以上;香菇利用吊瓜枝蔓遮阳,比用“狼衣”和“茅草”等遮阳物遮阳,节约工本费500元,且具有既遮阳又通风等多重优点。棚内温度比老遮阳法降低3~4℃;越夏菇袋成活率达到94.7%以上,比老遮阳法成活率提高8%;香菇发菌好、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9.
西杂牛的综合利用,不仅使乳品企业增创了奶源,同时改善了城乡居民的食物结构,更为广大农牧民奔小康增加了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1999年7月至2000年3月到日本佐贺县果树试验场进行果树技术研修,对日本梨树发展过程和今后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现简单介绍如下. 1 发展过程 50年代初期,日本的梨树栽培主要集中在关东和关西地区,关东地区以长十郎品种为主,栽培面积约为5 500hm2;关西地区以二十世纪品种为主,栽培面积约为1 500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