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3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友萍 《农村科技》2006,(12):28-28
棉花烂铃与健铃相比衣分降低22.8%,绒长降低23.4%,强度下降49.3%。棉花烂铃造成直接产量损失10%~30%,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一、烂铃原因1.第3代棉铃虫危害棉铃。2.地膜覆盖使生育期提前,初絮期与8月的阴雨天气相遇,由于宽度偏大、偏施氮肥等原因,导致棉田旺长、田间荫蔽。3.随着8~9月的雨水增多,造成棉花植株生长过旺,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能力降低。二、防治方法1.合理追肥棉株长势旺的要晚施、少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增施磷钾肥。8月中旬至9月上旬,可用磷酸二  相似文献   
2.
设置4个种植密度(3.0、3.75、4.5、5.25万株·hm-2)和5种叶枝处理方式(不留叶枝、留1个叶枝、留2个叶枝、留3个叶枝、留全部叶枝),研究不同密度和叶枝数量对冀丰914皮棉产量、铃重、衣分及成铃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果枝铃重还是叶枝铃重均随叶枝的增加而下降;总成铃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衣分与密度、叶枝数量无显著相关性。密度对皮棉产量有显著影响,叶枝数量对皮棉产量影响不显著。在不同叶枝条件下,皮棉产量的最高值出现在不同密度:不留叶枝条件下,密度5.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留1~3叶枝,密度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留全部叶枝时,2015年密度在3.75万株·hm-2皮棉产量最高,2016年密度在4.5万株·hm-2产量最高。在低密度(3.0万株·hm-2)时保留叶枝对产量有较好的补偿作用。冀丰914在4.5万株·hm-2密度下保留1~3个叶枝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衣分是决定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关其遗传研究相对较少,解析衣分性状遗传的特点,明确不同环境下衣分对产量形成的贡献机制。【方法】以国审优质棉中棉所70为基础构建的250个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9个环境下对该RIL群体及其亲本进行了表型鉴定,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综合研究衣分性状遗传变化特点。【结果】母本s GK中156衣分性状在9个环境下均大于父本901-001,RIL群体衣分分布范围为33.91%~40.18%,平均为38.01%,表现为双向超亲,偏度和峰度绝对值都小于1.0,呈正态分布,变异系数为5.36%~8.17%;不同环境下衣分表现为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的趋势;遗传模型是以2~4对主基因或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在1.26%~83.13%,多基因遗传率在27.35%~90.83%,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在92.00%~99.35%,一般情况下衣分是以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为主,在2015年河南安阳、2016年河南安阳和2016年山东临清环境下以2~4对主基因遗传,遗传效应较高,在2015年河南安阳环境下最多检测到4对主基因的存在。【结论】衣分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大于90%,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优质棉中棉所70产量性状衣分的遗传特征,为不同生态区条件下相互引种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棉花产量、农民增收、QTL定位和高衣分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不同采收时间棉花衣分和纤维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7个不同类别的棉花品系为试验材料,采取不同时间收获籽棉,研究其衣分和纤维品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衣分以前期收获籽棉的最高,霜后花的最低;棉纤维长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比强度则以中前期收获的棉纤维较高,霜后花比强度明显下降,霜后花的棉纤维马克隆值均在4.0以下,棉纤维成熟度最差。  相似文献   
5.
6.
新陆早52号(硕丰165)是硕丰种业有限公司自育的早熟、高产、高衣分、易机采的优质棉花新品种。该品种于2012年6月19日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新陆早52号"。  相似文献   
7.
棉种退化现象在棉花生产上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据荆州棉花工作组1953年在松滋调查的结果,珂字棉的衣分由35%退化到31—33%,纤维长度由1(1/(16))时退化到1时,纤维变异系数一般在9%以上,棉桃小,生长势弱,产量也显著降低。退化的原因,除由於栽培技术不良,使棉花的经济性状得不到适当的发展,以及没有建立一套良种繁育制度,使种子人为混杂外,长期不断地自花授粉,也是棉花种性衰退的原因之一。 根据米丘林生物学的原理,植物生活力的大小是与植物体的内在矛盾有关;这种矛盾首先表现在授精时性细胞的差异程度上。棉花属於自交作物,由於长时期的自花授粉,同一花朶内的性细胞均相对的相同,缺乏生物学上必要的差异,使得植物后代遗传基础贫乏,生活力减低,影响了棉花经济性状及产量。  相似文献   
8.
农家蓑衣     
衣分两类。 一类是休闲的,像张志和《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诗像一幅山水画,很美。可少小时的我却疑惑:蓑衣怎么会是绿色的呢,莫非是用什么叶子编的?又觉得这“斜风细雨”用得妙,若是风雨再大点,钓者就没那么潇洒了,他完全有可能被风雨裹挟起来,扔进桃花流水里喂他的鳜鱼去了——蓑衣的面积大,像一面兜风的帆。  相似文献   
9.
棉花-冀棉958     
1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128d左右.植株高大,塔型,稍紧凑.茎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叶色较深,苞叶较大,铃卵圆形,铃大、籽大、不早衰.抗枯黄萎病性较好,综合性状表现较优,株高65cm,单株结铃6-7个,铃重6.3g,衣分40.3%.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