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9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302篇
林业   2215篇
农学   1068篇
基础科学   80篇
  256篇
综合类   6563篇
农作物   399篇
水产渔业   432篇
畜牧兽医   2214篇
园艺   2109篇
植物保护   59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524篇
  2014年   800篇
  2013年   753篇
  2012年   1238篇
  2011年   1123篇
  2010年   920篇
  2009年   978篇
  2008年   1064篇
  2007年   845篇
  2006年   909篇
  2005年   699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234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珊 《花卉》2020,(11):10-13
杜鹃花科除了杜鹃花属,大部分属的花朵为钟状、坛状、圆柱状,下垂的花朵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小铃铛、又或是一串串风铃挂在枝头,小巧精致的模样仙气十足,惹人喜爱。杜鹃花科铃铛专辑写到最后一辑,让我们看看还有哪些迷人的小铃铛:1.青姬木Andromeda polifolia青姬木属。常绿灌木,植株高30~45厘米。多分枝。叶窄,革质,绿色,有光泽,脉深凹。花簇生于枝顶端,坛状,粉红色。产北半球温带。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分析藜麦不同采收期的饲用价值差异及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选择忻藜5号作为试验藜麦品种,播种后分别采集出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藜麦,测定各阶段和各部位的养分组成。结果:干物质含量随着藜麦生长阶段的变化逐渐升高,CP、EE的含量逐渐降低(P<0.05),NDF和ADF的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P<0.05),而钙、磷的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P<0.05)。藜麦各生长阶段各部位的养分差异较大,在4个生长阶段中,干物质、CP、NDF和ADF在各个部位中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EE只在成熟期各部位中含量差异显著(P<0.05)。藜麦出苗期的相对饲喂价值最高,其次为灌浆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试验二:选择年龄和体重相近的40头健康西门塔尔杂种肉牛,随机分为4组,试验1、2、3组分别用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藜麦替换对照组50%的玉米青贮,为期30?d。结果:试验1、2组的肉牛ADG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3.8%、29.7%(P<0.05),且均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2组的肉牛ADMI显著提高7.6%(P<0.05)。试验1、2、3组肉牛FCR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18.7%、17.0%、7.5%(P<0.05),其余指标未达显著水平。综上所述,藜麦各生长阶段和各部位中的养分差异较大,部分替代玉米青贮能有效提高肉牛生长性能,饲喂价值灌浆期>开花期>成熟期。 [关键词]藜麦|饲用价值|采收期|肉牛|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云南林业》2020,(1):56-59
槭树科仅有槭属和金钱槭属两个属,其中金钱槭属有云南金钱槭和金钱槭两个种,均为我国特有(Sun,2018)。槭属全球共约有129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部分热带地区,我国该属植物约99种,其中63种为特有种(Sun,2018)。漾濞槭(A.yangbiense Y.S.Chen et Q.E.Yang)特产于我国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其发现比较偶然。  相似文献   
4.
远缘杂交及异源多倍化导致许多重要作物的起源与进化,而芸薹属栽培异源四倍种是研究作物异源多倍化的模式系统之一。异源多倍体是如何调控及协调来自不同二倍体祖先的不同基因组的遗传行为及基因表达,是过去二十年间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利用不断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一方面揭示出芸薹属及其他多倍体物种基因组表现出动态性质,即在形成初期及长期进化过程中持续发生遗传及表观遗传的变化;另一方面发现异源多倍化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基因表达模式改变,包括非加性表达、超亲表达、表达水平显性、部分同源偏向表达、基因剂量平衡效应等现象。上述基因组结构、表观遗传改变以及基因表达模式的调控,使新产生的多倍体得以成功进化为新物种。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全株藜麦的饲料化利用率,寻找其与全株玉米的最佳青贮比,试验共设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为100:0,90:10,80:20等11个组合进行青贮发酵,发酵60 d后测定各组青贮料的体外产气发酵指标,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最佳青贮比例。结果表明,体外发酵至36 h时,各处理组GP趋于稳定,体外发酵减弱接近停止;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例为90:10时,该青贮饲料组合的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乙酸(AA)、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以及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分析表明,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例为90:10时,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和产气发酵特性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优质混合青贮饲料在家畜养殖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栎属(Quercus Linn.)植物叶片的营养品质是选育饲料用柞树新品种的重要考核指标。测定10种栎属植物高干乔木植株叶片中的18种营养成分含量,其中总糖、还原糖质量比分别为33~85 mg/g、32~83 mg/g(变异系数分别为25.9%和25.1%),粗蛋白质量分数为14.8%~19.9%(变异系数8.7%),粗脂肪质量分数为2.3%~3.1%(变异系数9.8%),粗淀粉质量比为52~85 mg/g(变异系数16.1%),粗纤维质量分数为22.3%~26.7%(变异系数5.8%),灰分质量比为38~59 mg/g(变异系数14.2%),水分、全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9.5%~59.4%和2.36%~3.18%,全磷质量比为4.44~17.06 mg/g,全钾、铁的质量比分别为8.29~11.80 mg/g和0.306 0~0.597 8 mg/g。对栎属植物叶片中不同营养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和全氮含量均与全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6和0.841),粗蛋白与粗淀粉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粗蛋白与粗脂肪和硒的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粗脂肪与灰分和全氮的含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粗淀粉与还原糖、全氮、硒的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相关性最高的是全氮与粗蛋白的含量(相关系数为1.000),其次是总糖与还原糖的含量(相关系数为0.990)。以栎属植物叶片中18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为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的前5个主成分对解释变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9.501%。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综合了总糖、还原糖、粗脂肪、粗蛋白、全氮、全磷等的含量信息,包含了原来信息量的30.341%,命名为主要能量因子;第2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3.073%,也包含粗蛋白和全氮的含量信息。聚类树在组间联结20处,将供试的10种栎属植物分成3类:第Ⅰ类和第Ⅱ类包括槲栎组的8个种类;第Ⅲ类为麻栎组的2个种类。研究结果丰富了栎属植物叶片营养成分的基础数据,并且基于叶片中营养成分含量的聚类可作为栎属组间分类及亲缘关系分析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莹 《烟台果树》2020,(2):46-47
猕猴桃又称奇异果,为猕猴桃属猕猴桃科木质藤本或小灌木。因其果实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C、营养丰富等特点,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誉。自20世纪被人工驯化以来,全世界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在我国陕西、四川、河南等省份有大面积的栽植。山东省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沂蒙山腹地,2013年当地果农从上海市引入猕猴桃进行种植,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且新品种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