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原微生物荚膜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支原体、部分真菌等菌体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荚膜多糖有助于菌体抵抗干燥和低温等不利环境,并通过在菌体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阻碍宿主补体的杀伤与吞噬作用。在长期多种应激-压力环境下,病原菌已进化出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并促进宿主感染;在非病原微生物中,荚膜多糖可正向调节宿主免疫作用,并拮抗机体免疫因子,保护宿主免受病原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本文将结合本团队的相关研究工作,对荚膜多糖的结构、合成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免疫逃避机制和致病机制,特别是荚膜多糖正向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及其应用潜力等方面作一综述,为病原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和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用碳化二亚胺作为交联剂将荚膜多糖与载体蛋白质交联后加入蜂胶佐剂制成疫苗免疫鸡只。7周龄同源菌株攻毒结果表明,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苗组鸡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且试验重复性好;在免疫后3个月的同源攻毒保护指数也达13/20以上。但对异源菌株的攻毒没有明显保护效果。该研究采用微量法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了免疫鸡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用禽巴氏杆菌C48-1(5∶A)禽大肠杆菌O78的原生质体融合二联弱毒株F4的37℃24h马丁肉汤培养物,以3.45×109~6.90×1010CFU/只的4种不同剂量,分别肌肉注射接种5~40日龄粤黄鸡共216只,观察14d,结果表明F4株对20日龄以上的鸡安全性达100%。F4株的培养物肌注鸡体后4h从肝脏分离,如此连续通过粤黄鸡10代的试验表明,F4株的毒力是稳定的。以F4株的培养物3.45×109CFU/只肌注免疫200只20日龄粤黄鸡,免疫后第14天起每隔2周、直至第12周分别以C48-1、O78标准强毒菌的3×LD50剂量攻击;同时分别制备O78菌的超声粉碎抗原、菌体抗原、荚膜多糖抗原,C48-1菌的超声粉碎抗原、热稳定抗原、荚膜多糖抗原,建立检测血清中抗O78、C48-1的ELISA方法;免疫后每隔1周分别检测免疫鸡血清中的O78、C48-1IgG效价,直至免疫后84d。结果表明:F4株免疫后对O78的免疫保护率为14d50%、28d70%、42d65%、56d50%、84d35%,对C48-1的免疫保护率为14d25%、28d40%、42d75%、56d50%、84d30%。免疫鸡血清中抗O78、抗C48-1的IgG消长曲线均与免疫保护曲线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正>1猪链球菌病概述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致病性链球菌所致的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但是该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危害性均是细菌病之首。按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猪链球菌可分成35个血清型,即1~34型,  相似文献   
6.
猪链球菌呈世界分布,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分布更为广泛。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和荷兰就有人报道了猪群中由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关节炎和败血症。猪链球菌是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球菌,根据其荚膜多糖抗原性的差异分为35个血清型,即1~34和1/2型,其中2型(SS2)是毒力最强、危害最严重、流行最广泛的血清型之一,可引起猪败血症、脑膜炎及急性死亡,并可导致人感染,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7.
参考GenBank中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血清2型荚膜多糖基因的序列分别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分别扩增了CpsA、CpsB、CpsC3个基因,获得长约1137、429、1146bp的片段,将其分别克隆到pMD18-T中,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获得了阳性克隆子;再将CpsA、CpsB、CpsC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KG后,转化BL21,在IPTG诱导下获得高效表达,经Western-blotting检测证实,表达产物CpsC有生物学活性,CpsA、CpsB无活性;将3种表达产物等量混合,做10倍递进稀释后,与分离出的猪嗜中性粒细胞作用,37℃、50mL/L CO2培养箱中温育4h后加入底物液,测定D492nm值。结果表明,App荚膜多糖对猪嗜中性粒细胞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酶法提取发酵乳杆菌GBJ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s,CPS),并对其初级结构、体外抗氧化及免疫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 fermentumGBJ CPS的产量为124.37 mg·L-1,其中性糖含量为92.54%,蛋白质含量为3.06%,硫酸基含量为1.04%,且不含糖醛酸;单糖组成分析显示CPS主要由摩尔比为3.64:1.00的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红外分析结果表明CPS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此外,CPS在体外表现出较高的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同时,合适浓度的CPS还可显著提高RAW264.7细胞的中性红吞噬能力和细胞因子(IL-1β、IL-6和IL-10)分泌水平(P<0.05),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可以为乳酸菌CPS未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In order to extract and purify the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of Enterococcus faecium and measure contents of polysaccharide, high pressure crushing methods and enzyme decomposition methods (RNase A (25 μg/mL), DNase (0.5 mg/mL), lysozyme (0.25 mg/mL) and protease K (1.25 mg/mL)) were used to remove the nucleic acids and proteins to obtain crude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and centrifugal ultrafiltration with 30 and 100 ku ultrafiltration centrifuge tubes and DEAE Sepharose Fast Flow column chromatography were also adopted to obtain the purified capsular polysaccharides of Enterococcus faecium. Then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 was determined by the phenol-sulfuric aci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content was 75.21%.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ofEnterococcus faecium was extracted successfully. The method of extracting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in Enterococcus faecium was established initially.  相似文献   
10.
温室蔬菜病害预警体系初探——以黄瓜霜霉病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温室蔬菜病害预警是保护温室生态环境和蔬菜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预警体系的建立能够为模型和系统开发提供指导。【方法与结果】温室蔬菜病害预警的概念起源于植物病害流行学,经历了从警报系统到预警系统的转变。病害预警的基本逻辑过程,包括从明确警义、监测警兆、追溯警源、预报警情以及排除警情。制作预警指标体系可以为全面分析病害流行问题和研究病害流行预警模型提供参考。提出以经典预警方法为基础,以新预警方法为逻辑框架,以现代预警方法为关键技术,构建温室蔬菜病害预警体系基本框架。以温室黄瓜霜霉病初侵染预警为例,对该预警体系进行了初步验证。【结论】在该体系指导下建立的预警模型和系统,能够为温室黄瓜霜霉病初侵染预警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