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肪添加水平及不同脂肪源添加比例对荷斯坦牛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年龄为(2.50±0.17)岁、体重为(580±50) kg的荷斯坦公牛,采用3×4两因素试验设计,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和整粒胡麻籽2种脂肪源,脂肪添加水平分别占饲粮干物质的4%、5%和6%,2种脂肪源添加比例分别为100/0、85/15、70/30、55/45,以脂肪添加水平/脂肪源添加比例表示12个组,分别为4/100、4/85、4/70、4/55、5/100、5/85、5/70、5/55、6/100、6/85、6/70、6/55组。试验分为12个阶段,每个阶段预试期14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4%和5%脂肪组粗蛋白质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6%脂肪组(P0.01)。2)5%和6%脂肪组血清脂肪酸甘油三酯脂肪酶、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极显著高于4%脂肪组(P0.01)。6%脂肪组血清总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4%脂肪组,70/30比例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余比例组(P0.05),5%和6%脂肪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4%脂肪组(P0.01),4%脂肪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6%脂肪组(P0.05)。综上所述,从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综合来看,脂肪添加水平以4%~5%、不同脂肪源添加比例(过瘤胃不饱和脂肪/胡麻籽)以70/30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探秘胡麻     
《农家科技》2011,(10):23
<正>胡麻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俗称脂麻。主产于甘肃、宁夏、内蒙等西北地区,在我国至少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虽然胡麻在我国食用期较为悠久,但他却一直不为寻常百姓所拥有,所以名气也不如花生油、大豆油等响亮。胡麻籽颜色为咖啡色,外形同南瓜籽较为相似,个头比芝麻大出  相似文献   
3.
胡麻籽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麻籽含有的有益成分及其综合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当前胡麻籽研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以利于胡麻籽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17,(3):43-48
文章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具有不同脂肪酸特征的油籽对育肥绵羊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研究通过日粮调控手段提高绵羊肉中功能性脂肪酸的含量,改善羊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组区设计,选用40只体重为(33.73±3.65)kg、生理状态相似的杂交公羊(小尾寒羊×蒙古羊)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采用基础日粮(不含油籽),以豆粕和棉粕代替油籽,试验组分别饲喂含10%油菜籽、10%葵花籽、10%胡麻籽的日粮。预饲期10 d,正试期35 d。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油菜籽、葵花籽和胡麻籽后,葵花籽组和胡麻籽组显著提高了育肥羊脂肪组织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P<0.05),油菜籽组相比于对照组有一定的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饱和脂肪酸(USFA)含量油菜籽组和葵花籽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胡麻籽组(P<0.01),而试验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存在差异极显著(P<0.01)的情况。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为胡麻籽组(4.49)<油菜籽组(8.77)<对照组(13.92)<葵花籽组(17.40),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胡麻籽组对于改善n-6/n-3效果最好。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油菜籽和葵花籽可以极显著提高脂肪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胡麻籽对于改善PUFA及n-3脂肪酸的含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地研究胡麻籽原料的质量品质对胡麻油品质的影响,促进胡麻油安全生产。[方法]在相同检测条件下,研究不同胡麻籽空秕率、不同原料管理水平对胡麻油相应品质的影响。[结果]在空秕水平下,秕胡麻籽样与对照籽样产生的胡麻油在特征指标方面无明显区别;所有供检样碘值、相对密度均明显超标;在不同原料管理水平下,发霉样对胡麻油品质均有明显影响,羰基价严重超标,对照样碘值明显超标,发霉、对照样皂化值、相对密度均超标。[结论]胡麻籽原料的质量品质对胡麻油品质有较大影响,应注重对胡麻籽原料的保管,防止发霉超期原料的销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胡麻籽提取物(EFS)对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然后测定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EFS低剂量组(0.25 g/m L)、中剂量组(0.5 g/m L)、高剂量组(1 g/m L)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EFS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MDA含量,提高SOD活性。说明EFS具有一定的保护因高脂饮食导致的肝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亚临界流体萃取胡麻籽低温压榨饼中油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高品质提取胡麻籽低温压榨饼残油,采用D-optimum响应面设计优化亚临界丁烷萃取胡麻饼工艺,研究萃取温度、时间和液料比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并将所得油与粕与正已烷工艺进行品质比较。结果表明:液料比和萃取时间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显著(P0.05);液料比与萃取温度交互作用显著(P0.05);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8.4 m L/g、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26℃,此条件下胡麻籽油的提取率为96.50%。亚临界丁烷萃取的胡麻籽油红色较浅、黄色较深,酸价与过氧化值都优于正已烷工艺,磷脂质量分数约为正已烷工艺的1/10。亚临界丁烷萃取后的胡麻籽粕,中性洗涤纤维质量分数低,蛋白中可溶性氮质量分数是正已烷工艺的3.5倍。研究结果可为胡麻籽高品质加工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云霞 《饲料广角》2012,(18):46-47
本研究用21头体重为370kg的杂交安格斯肉公牛用于试验。肉牛被随机分成3个日粮组,其中对照组肉牛仅放牧,不再追加其他饲料,两个试验组除了放牧外还分别追加0.3%(占体重比例)的玉米-豆粕或0.2%(占体重比例)的胡麻籽。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肉牛的饲料采食量差异不显著,但追加玉米-豆粕日粮要比追加胡麻籽肉牛的采食量稍高;试验组肉牛的ADG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个试验组间肉牛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41);试验组较对照组可明显改善肉牛的饲料转化率,且追加胡麻籽日粮的肉牛的饲料转化率要明显好于追加玉米-豆粕的肉牛。相比玉米-豆粕,尽管胡麻籽可以降低肉牛的肠道和瘤胃物质消化率但却可明显改善肉牛的G:F,完全可添加到放牧肉牛日粮中,对肉牛的生长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体外批次培养法研究胡麻籽对培养液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体外批次培养试验中,在培养底物中添加胡麻籽使脂肪含量达4%~8%时有增加培养液中乙酸、丙酸、丁酸及总VFA(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趋势,但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使乙酸与丙酸比值显著降低(P<0.05);有降低纤毛虫数量的趋势;对培养液中pH值和氨氮(NH3-N)浓度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同时测定胡麻籽中的V(钒)、Cr(铬)、Mn(锰)、Ni(镍)、Cu(铜)、Zn(锌)、As(砷)、Cd(镉)、Sb(锑)、Tl(铊)、Pb(铅)11种矿质元素含量的方法,以10个不同品种的胡麻籽为试验材料,以硝酸和30%过氧化氢水溶液作为消解体系,在对试样进行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元素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999 0,检出限在0.000 27~0.006 20 mg/kg,加标回收率在90.6%~109.5%,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60%~7.33%。所测10个不同品种的胡麻籽中,6种必需微量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为Mn>Zn>Cu>Ni>Cr>V。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为胡麻籽中多种矿质元素的同时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