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荣明 《当代农业》2014,(24):34-35
江苏省小麦病毒病主要为虫传或病原真菌传播的病毒病害,如由灰飞虱传播的小麦条纹叶枯病,由禾谷多粘菌传播的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由蚜虫传播的小麦黄矮病,均为局部偶发性病害。一、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又称小麦黄花叶病,为土传病毒病,由土壤中禾谷多粘菌传播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引起,危害小麦。江苏省主要在沿江、里下河、沿淮等地区发生。一般病田减产10%~50%,重者绝收。  相似文献   
2.
RAPD技术已广泛用于菌物系统学研究中。本研究用30个随机引物对来自不同地区的粉瘤菌属(Lycogala)内3种22份样品进行RAPD扩增。扩增图谱用聚类分的法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粉瘤菌属的3个种种间差异明显,且小粉瘤菌(L.exiguum)在产缘关系上与大粉瘤菌(L.flavofucum)稍近,而与粉瘤菌(L.epidendrum)。  相似文献   
3.
海南热带粘菌资源(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采自海南五指山、尖峰岭等热带林区粘菌28种,隶属于6目7科12属。其中,有7个中国新记录种和变种(^**表示),有8个种和变种是首次在海南采集到的(^*表示)。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西瓜甜瓜病虫害化学防治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根据北京市农业局统计,2012年西瓜的播种面积已达到6 473.7 hm2,总产量为309726.5 t[1],设施甜瓜面积2 667 hm2以上[2],总产量约72 000 t。西瓜甜瓜栽培面积仅次于粮食、蔬菜,具有市场价格稳定、种植效益高的优势,已成为北京市发展农村经济、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北京地区,保护地、露地栽培普遍存在,蔬菜、瓜类交混种植,西瓜甜瓜病虫周年发生规律比较复杂,化学防治仍然  相似文献   
5.
草坪的几种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坪病害是由生理过程、非生理过程或由不良环境因素引起的植物的生长失调现象。病害对草坪有着较大的危害,现介绍几种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35个供试欧洲大麦品种(包括21个当地免疫或高抗品种)对来自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农场、如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农业科学院农场的大麦黄花叶病毒源(除法国免疫品种Energy外)都表现为感病;11个中国大麦免疫品种对英国大麦黄花叶病毒和大麦和性花叶病毒仍表现为免疫;6个供试日本大麦免疫品种,3个(Kinuy utaka, Nishno Gold 和Senbon Hadaka)对中英大麦黄花叶病毒源免疫,但Haganemugi(ym3)对中国大麦黄花叶病毒免疫,而对英国大麦黄花叶病毒感病,反之,Kinonijo3对英国大麦黄花叶病毒免疫而对中国大麦黄花叶病毒感病。所有免疫大麦品种仅抗病毒增殖,但对多粘菌介体不抗。  相似文献   
7.
经试验证实本菌的生态非常复杂,无性阶段具有裸菌门中粘菌钢和集胞菌纲的共同特性。它包含有变形虫;合子;合胞体;初期与后期原质团;显型,隐型,原始型原质体;二种粘变形体;二种眠孢子;九种子实体;假质原因;假根,梭形菌虫;囊基膜,吞噬其及菌核等。病是切片中可看到组织被吞噬后所形成的空洞,变形虫,合子,合胞体与显型原质体等。血片中见I型粘形体吞噬红,白细胞等现象。由于动力的有较强的免疫系统和全面丰富的氢基  相似文献   
8.
9.
一种提取粘菌DNA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介绍了提取粘菌DNA的新方法-玻片压碎法,即在两硅化的载玻片间压碎于孢子,提取粘菌的DNA。结果表明:用该法提取的粘菌DNA十分有效、可行,适用于多种分子生物学分析,如RAPD分析、PCR扩增等。  相似文献   
10.
团毛菌目Trichiales粘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回顾了团毛菌目Trichiales粘菌的分类系统演变及在中国的发展进程,简要介绍了团毛菌目粘菌在个体发育,超微结构及分子生物学等不同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现代化实验手段在粘菌分类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