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00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林业   280篇
农学   904篇
基础科学   900篇
  257篇
综合类   5852篇
农作物   332篇
水产渔业   382篇
畜牧兽医   7709篇
园艺   583篇
植物保护   354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442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758篇
  2013年   727篇
  2012年   1074篇
  2011年   1078篇
  2010年   989篇
  2009年   1016篇
  2008年   1153篇
  2007年   1006篇
  2006年   1162篇
  2005年   1137篇
  2004年   785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592篇
  2001年   518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276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究玉米秸秆黄贮为主型粗饲料的饲粮能量水平对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养分代谢、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牛45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分为前、中、后3个阶段,饲喂3种不同饲粮。前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2.0%,综合净能分别为6.27(Ⅰ组)、6.38(Ⅱ组)和6.48 MJ/kg(Ⅲ组);中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6%,综合净能分别为6.43(Ⅰ组)、6.53(Ⅱ组)和6.63 MJ/kg(Ⅲ组);后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0%,综合净能分别为6.70(Ⅰ组)、6.80(Ⅱ组)和6.90 MJ/kg(Ⅲ组)。试验期137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122 d,栓系饲养。结果表明:1)Ⅱ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较Ⅰ组和Ⅲ组提高了7.91%(P0.05)和11.11%(P0.05)。2)Ⅱ组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高于Ⅰ组和Ⅲ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Ⅱ组干物质采食量最高,较Ⅰ组和Ⅲ组分别提高2.06%(P0.05)和6.75%(P0.05);Ⅱ组料重比最低,增重收入和养殖效益最高。4)与Ⅰ组相比,Ⅲ组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P0.05)。5)饲粮能量水平对各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背膘厚度随饲粮能量水平增加显著提高(P0.05)。6)Ⅲ组背最长肌的剪切力、系水能力和肉色最低,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背最长肌中的粗脂肪含量逐渐上升,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综述所述,以玉米秸秆黄贮为主型粗饲料对西门塔尔杂交牛育肥,中能量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经济效益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前期,肉牛综合净能6.38 MJ/kg,粗蛋白质12.0%;中期,肉牛综合净能6.53 MJ/kg,粗蛋白质11.6%;后期,肉牛综合净能6.80 MJ/kg,粗蛋白质11.0%。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来源(燕麦草和大豆皮)和粒度的全混合日粮(TMR)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采食行为的影响。选取(4.2±2.3)日龄和体重[(39.2±3.6) kg]相近的荷斯坦犊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9公6母)。3组分别饲喂燕麦草粉TMR(SO组)、长燕麦草TMR(LO组)和大豆皮粉TMR(SS组)。犊牛单栏饲养,试验期为7~63日龄。结果显示:1)不同NDF来源和粒度的TMR对犊牛的体重、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体高、体斜长、十字部高、胸围和腰角宽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全期SS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SO组(P0.05)。2)不同NDF来源和粒度的TMR对犊牛挑食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且随日龄增长,各层挑食指数逐渐趋于1。3) LO组的21日龄血清碱性磷酸(ALP)活性和49日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SO组(P0.05),SS组的49日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SO组(P0.05);从平均值来看,LO组的血清AST和ALP活性均显著高于SO组(P0.05),SS组的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SO组(P0.05),不同NDF来源和日龄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血清GLB含量(P0.05)。4)15日龄时,LO组非营养性口腔行为(NNOB)时长有低于SO组的趋势(0.05≤P0.10),采食次数有高于SO组的趋势(0.05≤P0.10)。30日龄时,SO组的饮水时长和NNOB时长均显著高于LO组(P0.05),SO组的反刍时长和饮水时长显著高于SS组(P0.05),SO组的反刍次数有高于SS组的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大豆皮粉替代燕麦草粉作为TMR的主要NDF来源对犊牛有着更好的饲料转化率,但是会减少反刍时长,增加瘤胃酸中毒的风险。从TMR粒度的角度看,长粒度TMR可减少犊牛NNOB。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9,(8):80-82
以‘早佳’(8424)为材料研究了双株栽培模式西瓜的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益,以确定大棚西瓜双株栽培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及前景。与常规单株栽培比较,双株栽培能够保证西瓜产量及品质,667 m~2节约生产成本475~575元,纯收入增加685.70~805.25元,可作为一种西瓜简约化栽培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才盛 《种子世界》2021,(12):0042-0044
贵州省是马铃薯生产大省,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长年的播种面积达到了 53.36 万 hm2 以上,属于当地的第三大粮食性作物。贵州省威宁县有着悠久的马铃薯种植历史,近年来,在当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当地的马铃薯种植产业不断向前推进,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了调整,并且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加快推进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真正实现了发家致富和脱贫致富。但在实际栽培管理期间,很多种植户的栽培管理方案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更新换代,一直沿用传统的种植模式,品种更新速度较为缓慢,马铃薯带毒比较严重,后期病虫害发生流行概率较高,对马铃薯产量品质的提升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此就需要加快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的有效推广,转变传统的种植理念,为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马铃薯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希望对广大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水稻钵育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提质增效机械化技术在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应用基础上实现了水稻种植技术的又一次创新。该技术可提高水稻产量,提升稻米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达到节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高效绿色农业发展。一、技术要点1.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规范全喂入(半喂入)收割机收获,全喂入收割机收获时将秸秆均匀抛洒覆盖地表,秸秆不积堆,秸秆长度8~10cm.  相似文献   
6.
7.
过量赖氨酸对产蛋鸡日粮氨基酸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氨酸是产蛋鸡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含量的高低和同其他氨基酸的比例直接影响着本身和其他氨基酸的消化吸收,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Antis等(1980)报道,过多的赖氨酸使蛋鸡的产蛋率显著下降。蒋辉等(2001)产蛋鸡的试验表明,0.8%的赖氨酸处理组产蛋率显著低于0.7%的赖氨酸水平处理组,0.8%赖氨酸水平处理组破蛋率显著高于0.7%处理组(P<0.05)。翟少伟(2002)用优质蛋白玉米日粮饲喂产蛋鸡也有类似的报道。可见,赖氨酸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蛋率和软破蛋率…  相似文献   
8.
9.
大蒜(素)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其药理作用更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且是一种很好的抗生素替代品。无抗药性、无残留、无致畸致癌性和低成本,防病治病的疗效很高。大蒜栽种容易,药源充足,在实施无公害产业化过程中前景广泛,可大力推广应用。(1)防蚊蝇、治粪臭。大蒜素中的挥发性含硫化合物,能散发出特殊的大蒜气味来中和粪便中臭味,并能阻止蚊蝇虫卵的繁殖。某养殖基地场采用自繁自养、自宰上市,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在未用大蒜素之前,猪场链球菌病、腹泻、仔猪白痢等疾病经常发生。蚊蝇季节成灾,粪尿臭气冲天,环境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2001…  相似文献   
10.
确保蛋鸡生产性能稳定发挥的适宜温度范围是 1 3~ 2 4℃。但在炎热的夏季 ,环境温度远远高于这个范围。对蛋鸡生产性能的稳定发挥产生不利影响。而新洲区位于以“火炉”著称的武汉市区的东北部。夏季平均温度为 2 6 7℃ ,伏天极端温度达 4 0 8℃ ,从理论上讲 ,不适宜于从事蛋鸡生产。近几年来 ,全区广大畜牧工作者和蛋鸡养殖者共同努力 ,采取了相应防暑降温措施 ,确保了夏季蛋鸡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 ,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目前 ,全区蛋鸡生产发展迅速 ,良种蛋鸡饲养专业户达到 1 72 6户 ,蛋鸡存笼量达到 1 4 8万只。良种蛋鸡产业已成为全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