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232篇
农作物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高产品种上农粳2号和镇稻18为材料,采用常规毯苗机械栽插,分别设置20 d、24 d、28 d、32 d等4个秧龄处理,研究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秧龄天数增加,参试品种的绿叶数、茎基宽和根系盘结力均逐渐升高;与20 d、24 d和28 d秧龄的处理相比,32 d秧龄处理的成熟期提前4~5 d,茎蘖高峰期提早15 d左右,结实率显著升高;与24 d秧龄处理相比,上农粳2号和镇稻18在32 d秧龄处理下的产量分别提高10.26%和20.82%。在秧苗强化化控和苗床管理的条件下,安徽沿江地区常规毯苗机插的栽插秧龄可延长至32 d。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设秧龄、播种量、激素、肥料、上水时期等5个因素,每因素3-6个水平不等,正交法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激素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最大,秧龄和播量有一定影响,肥料和上水时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在早稻生长季节推迟,迟熟品种比例有所扩大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多效唑在培育晚稻壮秧中的调控作用。使用范围晚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不一,因而对秧龄要求也不相同。秧龄30天左右的使用多效唑只能矮化秧苗,在6月上旬播种、7月下旬至8月初插秧的,迟配迟的秧田使用多效唑才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使用适期晚稻秧田使用多效唑以秧苗1叶1心期喷施为宜,最迟不超过3叶期。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粉剂200克对水100公斤喷施。秧田要求平整,喷施前要排干田水,喷药后24小时复水;喷药要均匀,防止  相似文献   
4.
秧龄试验结果表明,在25d~45d秧龄范围内,随着秧龄的延长,长优2号的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等经济性状不断减少。长优2号作单季晚稻栽培时,初步得出本次试验秧龄以25d为最适宜,其产量为790.5㎏/667㎡,显著高于30 d处理,极显著高于35d、40d、45d等处理。  相似文献   
5.
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秧苗随着秧龄的延长苗体窜高,秧苗发根力变差,植株植伤重,返青活棵慢,本田营养生长期缩短。随着秧龄的延长,产量下降:产量以秧龄18d最高,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705.7kg/667m^2;秧龄23d其次,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95.9kg/667m^2;秧龄28d第三,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69.5kg/667m^2;秧龄33天最低,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29.7kg/667m^2。不同品种间产量表现为杂交粳稻苏优22最高,常规粳稻武粳15其次,常规粳稻扬辐粳7号最低。  相似文献   
6.
移栽秧龄对机插杂交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探明中、迟熟型杂交稻品种在不同机插秧龄条件下的适应性及品种间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差异,研究了不同移栽秧龄对机插中、迟熟杂交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1 d适龄移栽杂交稻的产量、各生育时期的群体茎蘖数、分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抽穗后剑叶光合、群体透光、抽穗期的有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有效叶面积率以及高效叶面积率显著大于迟栽处理。品种选择上,迟熟杂交稻品种无论在产量还是在各群体指标方面均优于中熟品种,尤其是迟熟型中F优498分蘖力中等,株型好,这些特征改善了机插条件下杂交稻群体光合生产和通风透光状况,穗型大且穗粒数较多,茎蘖成穗率较高,秧龄弹性较大,可适当延长秧龄到28 d也能保持较高产量。中熟型中辐优838虽然穗数多,但其穗粒数限制了产量的增加,且其分蘖力过强,导致无效分蘖过多,对机插产量的发挥造成一定影响。研究结果为生产中选择机插适栽秧龄及高产杂交稻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秧龄移栽对优质杂交晚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7,(5):66-70
在大田条件下以桃优香占、隆晶优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秧龄移栽对优质杂交晚稻生育期、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秧龄期延长,齐穗期、成熟期推迟,全生育期延长,大田生育期缩短;随着秧龄期延长,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25 d秧龄移栽的处理产量最高,长秧龄(35 d)移栽的处理产量最低;此外,25 d秧龄移栽的处理整精米率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低、蒸煮品质好。为实现优质高产,桃优香占的适宜秧龄为25~30 d,隆晶优1号的适宜秧龄为20~25 d。  相似文献   
8.
不同秧龄对双季稻早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双季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变化入手,详细研究了不同秧龄对双季稻早衰的影响程度,确定了在常规栽培条件下的最适宜秧龄期:早稻为15~25d,晚稻秧龄越短越好。  相似文献   
9.
几个杂交稻组合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汕优63为对照,通过比较Ⅱ优084、Ⅱ优838、Ⅱ优725、粤优938、两优培九和丰优香占等6个组合对水稻主要病害的抗性、秧龄弹性以及对高温和涝害适应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6个组合中Ⅱ优084适应性最好,总体上强于汕优63;其次为Ⅱ优838和Ⅱ优725,总体上与汕优63相当;粤优938、两优培九和丰优香占的适应性总体上不如汕优63。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