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86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交福建柏对樟树干材培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叉干率、通直度、弯曲度、圆满度和树皮率等指标 ,对混交福建柏的樟树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混交林不仅能够促进樟树生长 ,而且能够改善樟树干材的形质性状。从而实现培育枝下高长、少弯曲、径阶大的樟树干材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24个福建柏优树子代苗木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量、生物量和根系等8个性状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福建柏苗木各性状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改良的潜力;各性状普遍受到了中等以上的遗传控制,其中总根体积的遗传力最高,达到了0.96;苗高仅与地径、地上鲜质量、总根长、总根体积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地径、地上干鲜质量、地下干鲜质量、总根长与总根体积相互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纬度是影响生物量性状的主要地理因子。对8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得到能概括所测8个性状78.23%信息的3个主成分,计算出各家系的综合得分。  相似文献   
3.
福建柏人工林凋落物的养分动态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 33年生的福建柏人工林凋落物的养分特征及其动态.结果表明:凋落物各组分中N、P、K含量差异显著,其月动态也不同;福建柏人工林N、P、K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年归还量分别为 51. 275、2. 794、29. 416kg·hm-2;落叶是养分归还的主要组分;福建柏N和P年归还量明显比杉木林及其他针叶林大,这对维持林地的长期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凋落物的N、P总归还量的月动态相似,均在 5和 12月份出现高峰, 12月份最高, 10月份最低;各组分养分归还量的月动态与总归还量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马尾松和福建柏混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湿地松马尾松低产林地营造福建柏混交林,结果表明福建柏在林内生长快,栽培容易,天然更新能力强,与稀疏松林混交能形成良好的空间结构。松柏混交林每公顷蓄积量比松纯林提高111%,能显著提高林地生产力,是松低产林改造的一种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福建省永春大荣国有林场16年生福建柏人工林进行间伐强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强度间伐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效应最佳,弱度间伐后的蓄积量最大;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单位面积蓄积量及林分总收获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福建柏优树选择及种实表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调查研究福建柏资源基础上,制定了福建柏优树选择方法,于1998年6~11月和1999年7~11月在福建省福建柏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区以及湖南省道县福建柏天然林中选择出优树175株,其中从天然林中选出57株,从人工林中选出118株。这些优树总体表现较好,生长量大,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15 49m、28 6cm和0 51263m3,树干通直圆满,树体健康,无病虫害,平均树龄为35 3a。1999年10~11月,采集到129株优树的球果,测定了各优树的种子千粒重、球果出籽率、球果重、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球果宽和苞鳞数等8个指标,结果表明各优树在种实性状上差异比较大,差异最大的是球果重,平均单果重2 757g,变幅为1 342~4 748g,变异系数为27 86%;平均千粒重为6 378g,变幅为3 647~11 349g;平均出籽率为2 56%,变幅为1 62%~4 79%;球果大小相差较大,球果近球形但略长些。相关分析表明,优树各种实性状间的相关性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千粒重与球果重量、大小呈密切的正相关,与出籽率、苞鳞数及球果形状关系不大;出籽率与其他种实性状间相关性很小,可能是个独立的性状;单果重与苞鳞数及球果大小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与球果形状没有关系。收集选出的175株优树中的162株,在福建省安溪白濑国有林场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福建柏种?  相似文献   
7.
福建柏总DNA的快速简便提取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Dunn)HenryetThomas总DNA的提取介质组成分 ,建立了一个快速、简便且高效提取和鉴定福建柏鲜叶、干叶、种子总DNA的方法。该方法所提DNA的产率分别为 :1 5 0~ 2 5 0 μg/g鲜叶 ,1 0 0~ 1 5 0 μg/g干叶和 1 4 0~ 1 6 0 μg/g种子 ;绝大多数粗提总DNAOD2 6 0 /OD2 80 =1 .80±0 .0 2 ;提取的鲜叶、种子和单种子胚乳总DNA皆为 4 8kb,而干叶总DNA为 5 0Kb ,都适于限制性酶切和RAPD反应 ;一般实验时间为 4h。该方法既不需氯化铯梯度离心和柱层析纯化 ,也不需氯仿 :异戊醇抽提 ,粗提的总DNA样品不经RNase消化即可用于RAPD反应或经RNase消化用于限制性酶切 ,因此 ,具有高产率、高纯度、高质量和快速简便等优点。尤其是它所提取的干叶DNA ,适于限制性酶切和PCR反应 ,解决了取材上的不便。实验中还发现 :( 1 )提取DNA之前去除叶绿素与否 ,对提取福建柏总DNA无明显影响。 ( 2 )只有去除RNA的福建柏总DNA样品 ,才能被限制性内切酶完全切开。 ( 3)RAPD模板中含RNA及一定量的蛋白质 ,均不影响扩增效果。 ( 4 )同一个体的鲜叶、干叶、种子总DNA样品 ,皆可得到完全一致的扩增产物。  相似文献   
8.
福建柏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福建省福建柏人工栽培区和自然分布区的387块标准地资料,运用最大密度法则和江希钿提出的密度效应模型,绘制出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构成的林分密度控制图,结果表明图式模型具有使用简便、直观等优点,可在林分密度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福建柏种源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及种源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充实福建柏育种材料,为试验区福建柏良种利用提供参考,对11个参试种源的种源试验林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福建柏种源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6年生时,试验林保存率为71.59%,生长优良,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9.32 m、14.78 cm和0.080 8 m3。种源间生长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这种变异在种源水平上受到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上受到弱至中度的遗传控制。在遗传变异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出"福建仙游"、"湖南道县"、"福建龙岩"3个速生种源,其16年生时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9.79 m、15.60 cm和0.093 5 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41%、2.73%和8.51%;选择出优良单株7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11.51 m、20.72 cm和0.173 5 m3,遗传增益分别为5.08%、8.76%和27.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桂东南福建柏林分直径结构。[方法]以桂东南福建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选样法设置15个20 m×20 m的样方,开展植物群落调查。以2 cm为径阶距,应用理论生长方程Richards,Logistic,Gompertz,Mitscherlich和Weibull分布函数对林分直径分布进行拟合,采用卡方检验法对5种分布进行检验。[结果]福建柏林分平均胸径19.3 cm,在5.7~29.8 cm,以20 cm为峰点,16~24 cm的林木株数占多数,单峰近似于正态分布,24 cm的株数累积频率高达93.64%;林分直径分布拟合检验结果从大到小依次为Weibull,Logistic,Gompertz,Richards,Mitscherlich。[结论]Weibull分布函数更能准确地描述桂东南福建柏林分直径分布规律,更适合于建立福建柏林分直径分布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