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6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25篇
综合类   14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业生物灾害精细化预报就是通过对林业生物灾害监测数据建模分析,从中寻找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群变化动态与环境因子变化之间的关系,建立预测预报模型,实现林业生物灾害预报在时间、空间、强度等维度有较高分辨率。现以安徽省潜山县马尾松毛虫为例,潜山县以现有的监测数据,使用SPSS,采用回归、时间序列与神经网络3种算法建立精细化预报模型,通过对历史发生数据与预报值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回归与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的预报模型要优于时间序列算法建立的预报模型,其预报精度基本能满足精细化预报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从品种、施肥、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潜山县单季晚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该县水稻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表明,潜山县近年来历史性林业有害生物在局部危害仍很严重,部分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包围压力逐年增加,松材线虫病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对潜山县已经形成包围态势,且包围压力逐年增加,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这次普查中也有发现。针对这一现状,在潜山县林业生物灾害的防治上,要加强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增加森防经费投入,培育健康森林以提高森林抵御灾害能力,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措施减低防治对环境的干扰,运用先进技术建立林业有害生物连续普查体系。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盆地珠江组发育了一套特低渗透碳酸盐岩储层,若不进行储层改造就无法获得产能。在充分了解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制定了泡沫酸压的储层工艺改造方案。现场实施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案能有效改善储层物性,大幅度提高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5.
总结潜山市直播稻"六改"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改种植中籼杂交稻组合为选用适宜直播杂交组合、改传统水直播为旱直播、改老经验播种期为根据杂交稻组合生育特性推算安全抽穗期直播期、改老经验用种量为计算经济用种量、改粗放播种为提高播种质量、改老经验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为精准实施技术等方面内容,同时对该项技术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以为当地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潜山市农村面源污染与治理现状,分析主要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农业投入品不合理使用为主要原因,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污的污染。提出存在的问题与相应的防治对策:提高认识推广先进技术,加大经费投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等。  相似文献   
8.
涠西南凹陷基底灰岩潜山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多幕、多重性质的构造运动,平衡剖面技术与地球物理手段相结合,对涠西南1号断层带储层发育有利区带进行预测。通过盆缘向盆内,结合露头和钻井信息进行地层对比,分析了凹陷自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发育史。研究认为,涠西南1号断层带与2号断层带构造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1号和2号断层是印支期所形成的逆冲断层,在后期(新生代)负反转回滑所形成。缝洞类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印支期挤压和新生代张裂所形成的构造缝;另一类是印支期挤压和新生代张裂所形成的古地貌后的岩溶作用形成的缝洞。通过建立三维岩溶模式、地震属性等手段,对两类缝洞的发育情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Om)发育典型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其一、三、五段主要发育蒸发岩,二、四、六段多为碳酸盐岩,表生溶蚀作用影响了盐上马家沟组五段(Om_5)1~4亚段风化壳储层的形成与分布,成为靖边大气田主力产层。区内对于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储层岩溶效果定量评价较少,溶蚀模拟试验也多为温度、岩石成份、岩石结构、流体性质等单因素对白云岩溶蚀机理的定性模拟。因此,以基于地质条件下的溶蚀模拟试验为基础,定量评价岩溶作用对膏盐岩-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指出在常压、饱和CO_2水(3%~15%)、气温30℃的封闭体系下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组合溶蚀量与膏盐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含盐白云岩、含白云质膏岩、白云质膏岩、膏质白云岩、含膏白云岩溶蚀率依次降低,溶蚀前后孔隙度至少增加6%。含盐白云岩溶蚀率最高,达19.8%,含膏白云岩溶蚀率最低,仅为6.3%。据此提出含盐白云岩、含白云质膏岩等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是Om有利储集岩,经岩溶作用后孔隙度最高可提高6%~20%,从而较好地解释了Om_5含膏云坪相带存在规模优质储层的原因,并为阐明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岩溶储层形成机理及分布预测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蒸发是西南喀斯特地区薄层土壤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浅层土壤水分的存蓄对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恢复至关重要。以西南喀斯特森林碳酸盐岩红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蒸渗试验设置4个苔藓生物量(0,0.32,0.64,0.95 kg/m~2)和3个松针生物量(0,0.32,0.64 kg/m~2)共12种处理,分析森林近地表层覆盖对碳酸盐岩红土蒸发过程及表层温度时空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对比3种蒸发模型(Black、Rose、空气动力学蒸发模型)在喀斯特森林碳酸盐岩红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苔藓和松针覆盖显著降低累积蒸发量和蒸发速率(P0.05),接种苔藓0.95 kg/m~2和覆盖松针0.64 kg/m~2处理比裸土累积蒸发量小36.9%;苔藓和松针导致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苔藓和松针增加了表层土壤的平均温度,松针对土壤温度的提升作用强于苔藓;Black、Rose和空气动力学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碳酸盐岩红土蒸发过程,Black蒸发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Rose和空气动力学蒸发模型。研究结果能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水量平衡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并加强对喀斯特森林地表水文过程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