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导弹"防治农业害虫新技术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制,获4项国家专利,国际首创,为国家科技部重点推广项目。其技术原理是以昆虫病毒流行病学为基础,利用卵寄生蜂(赤眼蜂)将经过高新技术处理过的强毒力剂(病毒)传递到玉米螟卯块表面,  相似文献   
2.
生物导弹防治板栗桃蛀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引进"生物导弹"防虫新技术进行防治桃蛀螟试验,以喷施高效氯氰菊酯为对照。经调查,比对照平均提高好果率6%;节省防治费用25元/667 m2,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该技术是以昆虫病毒流行病学理论为基础,以卵寄生蜂为媒介传播病毒,使病毒在寄主昆虫种群形成流行病,起到事半功倍、长期稳定控制目标害虫的效果。该技术经专家鉴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拥有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其特点是使用安全,对人畜无毒无害;防治费用是使用化学药物的30%,效果好,持效期长,不伤害自然天敌;  相似文献   
4.
<正>从扬州大学了解到,经过3年的科技攻关,扬大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专门对付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生物疫苗——"生物导弹",防治效果十分理想。这一填补国内空  相似文献   
5.
“生物导弹”防治杨二尾舟蛾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系统考虑寄主树木、虫害源和环境条件三者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是我国目前倡导和发展的趋势。研究从综合治理角度出发,利用“生物导弹”防治鳞翅目害虫,2005年6月下旬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农业开发区用“生物导弹”对杨二尾舟蛾(Cerura mencianaMoore)进行防治试验,试验面积为533.3 hm2(8 000余亩)。防治效果最高为100%,最低为64.2%,平均防治效果为86.1%,达到了综合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庆华 《油气储运》2005,(3):13-13
2004年12月6日,从辽宁省林业厅获悉,一种“以虫治虫”的生物新技术——“生物导弹”已被试用于林业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7.
结合新安县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在高产创建示范田进行了赤眼蜂防控玉米螟防效示范。根据田间玉米螟幼虫发育情况,确定赤眼蜂田间释放时间。分别于2014年度和2015年度的夏玉米田进行释放赤眼蜂处理和不释放赤眼蜂对照处理。连续两年调查结果显示,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均收到良好效果,与不释放赤眼蜂对照处理的效果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记者从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了解到,该站与湖北百米生物实业公司联合于近日在郑州召开了"全省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技术交流会"。在会议上,商丘市、安阳县、汝州市、虞城县汇报交流了近年来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工作、技术经验;湖北百米生物实业公司董事长彭银辉教授和有关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生物导弹杀虫原理及释放技术;该站落实了今年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示范任务,  相似文献   
9.
“生物导弹”防治甘蔗螟虫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导弹"是一种新的生物治虫技术。探索其防治甘蔗螟虫的效果,为防治甘蔗螟虫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应用"生物导弹"防治甘蔗螟虫进行示范。结果表明"生物导弹"示范区甘蔗枯心率比化学农药防治区低,蔗田环境对"生物导弹"杀虫卡出蜂率无不良影响。与喷施阿维菌素相比,"生物导弹"用药成本相当,工效提高近40倍。"生物导弹"可在广西蔗区扩大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10.
正一、绿色防控基本情况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在安阳县瓦店乡高标准粮田内,涉及大王寨、西曲店2个行政村,示范区面积667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新技术推广335000平方米。在示范区内设置绿色防控核心区、不防治空白对照田3335平方米和化学农药防治区3335平方米。二、"生物导弹"技术原理利用"生物导弹(携毒卵寄生蜂)"传递病毒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实施卵期接毒,并诱发病毒流行达到控制幼虫的发生与危害,充分发挥了卵寄生蜂与病毒两者的优势,该技术省工、环保、成本低,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