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渥丹百合种内居群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渥丹百合种内10个居群的茎、叶、花、果实、种子的25个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不同居群的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根据分类学性状可将渥丹分为变种有斑百合、黄花渥丹和大花百合。大花百合比有斑百合的叶宽且短,花瓣长且宽,花粉生活力低,种子有胚率低;黄花渥丹比有斑百合叶长且宽,花瓣长且宽,种子有胚率和发芽率低。有斑百合与黄花渥丹亲缘关系较近,与大花百合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2.
渥丹百合多倍体气孔性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渥丹百合得到四倍体,对渥丹四倍体、二倍体及对照气孔进行观察.3个加倍的四倍体渥丹百合株系的气孔长度分别为51.25、56.50和54.26/μm,对照的气孔长度为37.42 μm,经秋水仙处理未加倍的二倍体株系气孔长度与对照接近,为38.75 μm.四倍体百合株系的气孔长度明显长于二倍体,从气孔密度看,加倍的四倍体渥丹各株系均明显低于二倍体,平均为10个/mm2,而二倍体渥丹及未加倍株系的气孔密度分别为17.1个/mm2和17.9个/mm2.气孔的大小和密度可以作为鉴别渥丹百合多倍体的显著区别性状.同时四倍体渥丹的保卫细胞也较二倍体有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以GIS组件MapObject、数据库和Visual C++ 编程工具为技术支持,建立了该地区的森林资源统计表的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从二类调查数据中自动提取森林资源各种统计报表,并支持输出、打印。  相似文献   
4.
以亚洲百合系品种布鲁拉诺与我国原产野生种渥丹百合种间杂交后代群体5个株系和亲本为试材,研究了4℃,-2℃,-8℃,-14℃,-20℃低温胁迫下百合鳞片组织电导率、SOD活性、MD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百合鳞片的电导率呈"S"形增长,但不同试材间略有差异;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杂交后代进行初步抗寒综合评价,抗寒强弱顺序为BW-12>渥丹>BW-4>BW-11>BW-6>BW-1>布鲁拉诺,多数杂交后代的抗寒性介于父母本之间,但也有超亲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5.
野生渥丹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适合的渥丹组织培养方法。[方法]以野生渥丹不同部位的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灭茵时间、不同培养基对外植体组织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不同的灭菌时间对鳞片污染率的影响不同,均随着灭菌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不同部位的鳞片污染率差异较大,外部鳞片污染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内部鳞片污染率最低。随着升汞溶液消毒时间的增加,各部位鳞片的增殖系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以中部鳞片为外植体,灭茵时间为6+6(min)的效果较好,污染率为59.5%,增殖系数为2.57。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NAA0.1mg/L+6-BA2.0mg/L,增殖系数为4.08。[结论]该研究为保护渥丹种质资源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7.
利用Giemsa C-带方法对渥丹百合(Lilium concolor Salisb)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渥丹百合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4,每条染色体上都显示出特征带,带纹的深浅差异明显,其带型公式为:2n=24=2C+4CI+2I+2CI~++2CI_++6I_++4I~++2I~+T~+.染色体D、F、L的着丝点区域显示强带,染色体Ⅰ的长短臂上显示4条强弱不同的中间带.通过Giemsa C-带方法可以将渥丹百合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相似文献   
8.
9.
王云霞  张萍  葛蓓蕾  雅蓉  杨英  靳磊 《草业学报》2021,30(6):205-213
为探明钾素与渥丹百合生长发育及鳞茎活性成分积累的关系,采用Hoagland营养液浇灌技术,研究不同钾水平(K0、K1、K2、K3、K4)对渥丹百合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火焰光度法测定并分析了鳞茎中活性物质(多糖、总酚、总黄酮、皂苷)及钾含量的积累。结果表明:1)渥丹百合农艺性状对钾水平的响应差异显著(P<0.05),其中K4(895.2 mg·L-1)水平下株高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达最大值,K3(671.4 mg·L-1)水平茎粗与鳞茎周径达最大值;2)与不施钾(K0)相比,各处理均对鳞茎中活性成分影响差异显著(P<0.05),尤其K4水平提高了多糖、总酚、总黄酮和皂苷含量,分别是K0的2.87、4.33、5.79、1.57倍;3)各处理下鳞茎中钾含量在0.29%~1.31%,其中K2水平效果显著,较K0提高了22.90%;4)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活性物质均与钾浓度呈正相关,尤其半枯期鳞茎周径与钾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以上结果可为百合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渥丹百合种内花粉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渥丹百合种内10个居群花粉的形态、大小、表面纹饰、生活力等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渥丹百合花粉皆呈椭球体,花粉大小差异不显著,花粉都具单萌发沟,沟长达两端,但不同变种的花粉网脊上基粒形状差异显著,网脊宽度/网眼直径(R/L值)表现为大花百合(L.concolor var.megalanthum Wang et Tang)最小,黄花渥丹(L. concolor var.concolor f.coridion Kitag.)最大.花粉生活力测定表明大花百合的花粉生活力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