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4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酶法水解海鳗肉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添加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与木瓜瓣双酶同时水解技术,对海鳗肉进行水解。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适宜的酶解工艺条件为pH7.0,温度45℃,加酶量为原料的2%(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1:1),水解时间为2.5h。蛋白质水解率为75%,所得水解液的α-氨基氮含量为166mg/100mL,经浓缩后的氨基酸总量为1.23g/100mL,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7.8%,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丙氨酸(Ala) 等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占总量的23%。  相似文献   
2.
以东海海鳗背部肌肉的线粒体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对14个个体的CO Ⅰ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通过双向测序,除去两端的部分序列,最终得到了684 bp的基因片段.经分析,14个序列共有2个单倍型(GenBank登录号:HM068279,HM068292).在14个个体中,仅检测到1个变异位点,为C/T转换.MEGA软件统计表明,密码子的第一位4种碱基的分布比较均一,密码子的第二位T的含量比较高(T=42.1%),密码子的第三位出现G的含量较低的偏倚现象(G=11.0%).利用DNAsp软件对东海区海鳗基于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遗传变异参数统计,结果显示,单倍型多样性为0.143,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021,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0.143.研究结果表明,海鳗CO Ⅰ基因序列的变异很小,并且处于相当低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对研究海鳗的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平  刘超 《海鲜世界》2000,(4):28-28
海鳗亦称海鳗鲡、灰鳗鲡、勾鱼、门鳝、狼牙鳝、麻鱼、海鳝鱼。主要产于中国、朝鲜、日本等沿海,为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鲜美、细嫩,为上等食用鱼,其淡干品“鳗鱼鲞”畅销国内外市场。 相传,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与越国交战,带兵攻陷越地鄞邑(今浙江宁波地区)时,御厨在五鼎食中,除  相似文献   
4.
海鳗消化道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大体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了海鳗(Muraenesax cinereius)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海鳗消化道分化为明显的食道、胃和肠。食道皱襞多且粗大,黏膜为复层上皮,部分区域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中含两种类型的杯状细胞,以杯状细胞层次多为显著特征,此外还有嗜酸性细胞。肌层厚。浆膜中纤维发达,伸人肌层并与黏膜下层相连。胃“Y”形,分为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盲囊部发达。胃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和盲囊部胃腺发达,至幽门部胃腺逐渐消失。肠短,由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构成,小肠前段绒毛分支多且相互吻合,毛细血管丰富,平滑肌多。直肠单层柱状上皮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共存。海鳗消化道组织结构特点反映了其凶猛、食肉、食量大的食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科委、国家水产总局的领导和组织下,我们一行于1979年3月21日赴西德实地考察该国鱼品加工机械,为期十余天。重点考察了巴达(BAADER)鱼类处理机械厂和卢贝克(LUBECA)罐头机械厂。此外还参观了:卢贝克海鳗罐头厂、  相似文献   
6.
海鳗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盐渍过程海鳗肌肉中的食盐、水分、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来研究氯化钠扩散动力学和热力学,以期了解海鳗盐渍过程的基本机制。结果表明,鱼体体积变化与水分失去,水分失去与食盐获得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和0.994。水分失去和食盐获得随着时间变化的拟合相关系数都为0.992,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62%和4.87%,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与实验数据相吻合。动力学预示的鱼体体积、水分和食盐含量变化,可作为确定腌制时间的依据。热力学研究表明,盐的扩散系数是温度和初始盐渍浓度的函数,活化能的大小表示了温度对扩散过程的影响,活化能随着初始盐渍浓度增加而减小。当鱼体盐浓度较小时,温度是加速腌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海鳗腌制过程中盐分和水分的扩散情况,探求海鳗腌制过程的基本机制。[方法]研究在一定温度下腌制浓度对腌制含盐量、水分含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食盐浓度是影响腌制过程中鱼体食盐渗入量、水分含量及质量变化率的关键因素。[结论]该研究为海鳗腌制加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斌 《现代渔业信息》2001,16(5):9-10,8
海鳗延绳的作业具有轻型、节能、高效、对渔获物选择性强等优点,是目前海洋捕捞业较为理想的新型作业方式。本文作者就其捕捞技术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气调和真空包装对腌制海鳗货架期的影响(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主要考察25℃下气调和真空包装对腌制海鳗货架期的影响。4个样品分别是M1:空气包装(对照),M2:真空包装,M3:CO2/N2,40%/60%,M4:100%CO2,以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pH值,硫代巴比妥酸值,菌落总数和感官为指标。结果表明,气调包装的货架期为20d,真空包装为19 d,对照为16 d。对照组细菌增加很快,而M4增加最慢。挥发性盐基氮和三甲胺都随着储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在气调包装下的感官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气调和真空包装,特别是100%CO2包装是保藏腌制海鳗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