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51篇
  免费   688篇
  国内免费   1019篇
林业   962篇
农学   1377篇
基础科学   829篇
  857篇
综合类   9441篇
农作物   894篇
水产渔业   1102篇
畜牧兽医   4552篇
园艺   1080篇
植物保护   1264篇
  2024年   186篇
  2023年   596篇
  2022年   681篇
  2021年   681篇
  2020年   600篇
  2019年   730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541篇
  2016年   719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953篇
  2013年   959篇
  2012年   1306篇
  2011年   1397篇
  2010年   1259篇
  2009年   1319篇
  2008年   1539篇
  2007年   1261篇
  2006年   1044篇
  2005年   957篇
  2004年   827篇
  2003年   675篇
  2002年   500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疲劳功能。本文通过对茶多酚的来源及其化学成分、生活活性的分析,并结合相关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证明茶多酚在多方面可提升运动训练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开发价值及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旱盐双重胁迫对乌拉尔甘草幼苗 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旱盐双重胁迫对乌拉尔甘草生长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原生质体DNA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旱盐双重胁迫下,乌拉尔甘草株高、鲜重、干重下降。在NaCl浓度小于400mmol·L-1时,乌拉尔甘草生长量在轻度与中度干旱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中度干旱胁迫下,随盐分含量增加,甘草幼苗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升高,幼苗叶片SOD活力与MDA含量持续上升,幼苗原生质体DNA尾长、尾矩、Olive尾矩持续升高(P0.05)。测定结果表明,乌拉尔甘草具有适应一定程度旱盐双重胁迫的能力,其适宜的胁迫条件为NaCl浓度小于400mmol·L-1,中度干旱胁迫。与干旱相比,盐分是影响甘草生长量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4.
5.
6.
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为腊梅科腊梅属常绿灌木,其叶片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该研究首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和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联合试验法,对山蜡梅叶片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及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蜡梅叶甲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其中安徽黄山、六安和市售的山蜡梅叶对0.4mg/mL 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2.23、2.31和2.82mg/mL.利用液质联用和清除自由基进行联合分析,山蜡梅叶甲醇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C7H12O6、C15H18O9、C15H14O5、C22H26O19和C27H30O16.其中,C15H18O9、C15H14O5和C27H30O16有着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3种活性化合物可能分别为咖啡酸葡萄糖苷、三羟基黄烷醇和芦丁,其中咖啡酸葡萄糖苷和三羟基黄烷醇为首次从山蜡梅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7.
8.
9.
营养活性物质组学产品研发和应用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发展养殖业"多元决策观"的广泛传播,在我国健康养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是利用营养活性物质制定健康养殖的营养策略的各种方案的提出大大促进了对饲料中存在的营养活性物质研究,利用营养活性物质研发和生产的种种饲料添加剂产品不断涌现,遗憾的是,我国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学界对饲料中营养活性物质的认识,特别是对其理论的研究处于初级水平,产品研发和应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大影响了此类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文中针对这一问题,根据作者团队多年来研究成果,拟就营养活性物质组学产品研发和应用涉及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异硫氰酸丙烯酯毒杀松材线虫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线虫虫体形态、运动行为、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处理前后线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后的松材线虫虫体形态严重扭曲,运动形态出现由正常的S形变化为多节弯曲和螺旋状卷曲等异常状况,线虫行动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迟缓,最终呈C形、新月形或直接死亡。随着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线虫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线虫体内CAT、AChE和GST活性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线虫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细胞受到极大的影响,神经系统遭到破坏,解毒能力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利用异硫氰酸丙烯酯作为植物源杀线虫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