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26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28篇
  52篇
综合类   302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离子注入技术改良作物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HG减阻剂在河石管道现场应用的情况.分析了中间管段重复加剂对添加减阻剂运行管段的影响以及注入位置对减阻效果的影响.现场应用表明,中间管段重复加剂具有一定的减阻效果和增输能力,但应考虑减阻剂的实际分散时间.提出为减少和避免剪切对HG减阻剂的破坏,加剂注入位置宜选在出站管道入地处.  相似文献   
3.
国外动态     
大麻籽粕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向火鸡种蛋注入营养素的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离子束应用技术研究”.在合肥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下多项课题的自主创新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李泽相 《新农村》2004,(11):18-18
浮游生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的氧气,是越冬水体氧的主要来源。在冰封前要有意识地注入部分含浮游植物多的肥水,作为引种之用,但注水量一般不要超过五分之一。如果越冬池水质清,每亩可以各施0.5~1千克的尿素和过磷酸钙,提高水的肥度,但不能施用有机肥,以免污染水质。施肥时间不宜过早,最好在临封冻前进行,以防藻类过早繁殖,而降低后期水体含氧量。  相似文献   
6.
《新疆林业》2005,(5):F0002-F0002
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业业局的全力支持下。林业援疆工作座谈会确定的具体事项得到全面落实。一是将新疆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重点给予支持。新疆补偿面积由100万公顷(1500万亩)扩大到203.33公顷(3050万亩)(不含兵团),投资由7500万元增加到1.525亿元。二是结合新疆的实际,对退耕还林的造林方式、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等政策进行了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7.
注入法常用于防治果树害虫。选用内吸性杀虫剂,用针筒或滴管将药液注入树皮内的韧皮部,通过传导,将药液分布于树体,以控制一些刺吸式口器的害虫。这种方法防效高,施用简便,药效持久,不受地形、树体高度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对天敌影响小,不受水源影响。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SQL注入漏洞对网站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然而SQL注入漏洞又具有较高的普遍性。因此查找SQL注入漏洞并了解其入侵方式,及时堵塞网站安全漏洞,是我们网站管理员必须要掌握的。本文以一款SQL注入工具入侵原理入手,讲解了其入侵步骤,并给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注水是使油井长期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随着注水时间的推移,注水井的注入压力明显增加,注水量严重下降甚至出现注不进的现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酸化解堵。针对常规酸化施工工序复杂,占用大量空间、时间等问题,提出了注水井连续注入酸化的思想,即"一步"代"多步",实现高效、快速酸化作业。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研制出了新型智能酸SA608酸液体系。该酸液体系完全满足连续注入酸化工艺的要求,酸化时不影响注水井的正常注水工作且酸化后无需返排,大大地降低了酸化作业时间以及劳动强度。现场应用5井次,施工后注水压力下降1~7.5MPa,单井增注10~20m3/d,降压增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秸秆“富集深还”与土壤亚表层培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长期浅耕,土壤亚表层不仅缺乏有机质,还过于紧实,急需找到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快速松土培肥方法。本文简要总结了已有3种秸秆还田模式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秸秆“富集深还”技术及田间操作要领,以及采用该技术还田的秸秆的分解速率和亚土层培肥效果。富集深还,即将玉米联合收割机抛洒在地表的秸秆,按条带大比例富集,使用专用筒式犁具,以风力注入的方式埋入土壤亚表层 (20—40 cm)。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不扰动土层顺序、不影响第二年种植。秸秆埋置模拟试验表明,秸秆还田330天时,其分解率就达到65%以上,剩余秸秆腐殖化,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10%~15%,土壤耕层由原来的15—18 cm增加到30—35 cm。秸秆深还对腐殖物质结构特征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对H/C、亲水性等指标还有改善作用,促使黑土胡敏酸结构简单化和年轻化。秸秆深还没有引起第二年玉米产量降低。因此,采用该方法,秸秆能够连年全量还田,实现了种还分离 (种植条带与秸秆深埋条带分离) 与免耕播种的有效结合,可打破犁底层,并快速提升犁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土壤亚表层快速培肥及肥沃耕层构建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