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并高校的校友工作应该把增强校友的认同感作为重点,努力增强他们对新校名、对在校教职工、对不同校区校友的认同感;要强化服务意识,用真诚的服务去播撒宽厚的母校之爱,从而激发校友回报母校的情怀;要加强规章制度、信息渠道、校友库藏、校友组织、工作队伍等方面的基础建设,积极开创合并高校校友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东陵的青松不会忘记,昨天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雨……"悠扬的校歌伴我走过了丰富的大学生活。2002年的夏天,我怀揣梦想、带着满脸的稚嫩与青涩步入沈农校园,距今已有10年,当时恰逢沈农50周年校庆,新落成的第一教学主楼更是吸引了大部分新生的眼球,那是一栋环形建筑,教室里的新桌椅和多媒体设备也让新生们充满了向往;次年,第二教学主楼也建成使用,我们在两大主楼之间往返奔走,不亦乐乎。克威园与复旦  相似文献   
3.
一叶知秋     
一片金黄的蝴蝶叶翩然而至,悄无声息地落在一汪浅浅的秋雨中,母校的秋色就在不经意间走向深浓。初次走进母校时,我还是无知无畏、不谙世事的年纪,偌大的校园里万木争荣,却只觉得这银杏树与众不同。世人笑称银杏为"公孙树",因为它要用近乎一个甲子的守候,才能迎来春华秋实,果压枝头。这位树中的贵族,从不刻意雕琢,却总散发着自然的灵秀,让人情不自禁为它庄重典雅的气质而驻足。当深秋的树叶枯黄残  相似文献   
4.
与母校同庆     
忘不了天柱山南麓挺拔的青松,忘不了浑河北畔浓绿的实验场!27年过去了,时间如同白驹过隙,我常在梦中重返母校,"工"字型主楼,宁静的克威园,碧波荡漾的眼镜湖。2012年9月23日,是我50岁生日,恰逢母校建校60周年庆典隆重举行,我会重游故园,重温青春岁月,感受母校校庆的隆重和巨变。教学楼整洁明亮,林荫道宁静通畅,图书馆、体育馆拔地而起,崭新的校门迎  相似文献   
5.
毕业十五年了。看世间百态,历商海沉浮,岁月涤荡了我朦胧的激情与年少的仿徨,如今庆幸扎根“禾丰”沃土,顺利成长。值母校六十年华诞之际,献诗一首,祝母校事业辉煌!  相似文献   
6.
正当全国人民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茶学系52届同学们怀着无比激情,相约会聚到阔别60年的母校、母系参加建系60周年的庆典活动。再聚首时,昔日的青春年华,已是皓首白发。光阴瞬逝,依稀如梦。但我们都未曾淡忘华家池上的微风  相似文献   
7.
阿云嘎 《草原》2009,(10):33-35
1呼和浩特的任何一个地方我都可能忘掉,但有一个地方却永远不会,那就是公主府15号。因为那里曾有过一所学校——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我在那个学校学习了4  相似文献   
8.
2012年9月,喜逢母校六十华诞和毕业三十年整,抚今追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特赋自由诗一首《母校六十华诞抒怀》,以示为贺!  相似文献   
9.
金卫东 《新农业》2012,(11):38-39
从18岁上大学至28岁离开沈阳农大,我在沈农学习工作整整10年。从一个稚气未脱的男孩成长为信心十足的男人。沈农的教育为我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沈农的经历为我的人生奠定了坚强的性格基础;沈农的校友为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人脉基础。离校20年后我与几名校友共同创立的禾丰牧业现在已经是销售额过百亿的大型现代企业,禾丰的成功我们由衷地感到知识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归根结底是母校教育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母校的佳音     
十多年来总是听到来自母校的好消息,丛玉艳同学晋升为教授,栾新红同学出国深造,郗伟斌同学海外学成归来,李建涛博士毕业后回母校效力,王丽学同学已经招收了10多名博士生、硕士生;世纪会堂竣工了,母校又要建设全运会体育场馆,源源不断的好消息,让牵挂、期盼母校更好的学子感受到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母校今朝充满青春与活力,大操场上总有一群群活力四射的小伙子踢足球、打篮球;崭新的世纪会堂,才华横溢的学子们在那里尽展风姿;学术报告厅,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孜孜以求;实验室、教室,青春的面孔在静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