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电厂定期试验管理工作是电厂执照文件《核安全相关系统和设备定期试验监督要求》有效执行、电厂系统和设备的功能满足核安全要求的必要手段。目前某核电厂定期试验管理由人工完成,效率低易产生人为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根据定期试验管理需求设计了定期试验管理系统,对福清核电厂构建定期试验管理系统有实践意义,对同行电厂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因失误是核电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隐患,做好防人因失误工作,对保证核电调试的安全尤其重要。因此,核电调试安全管理在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下,充分应用防人因失误管理手段,营造良好的核安全文化氛围,有效地避免人因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此文章系为弄清辐射事故对公众心理的影响,充分研究怎样消除辐射事故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核事业稳步进展并得到公众支持而完成的。我们已经确定,公众甚至事故发生后的救援人员,往往都对“放射性泄漏”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这种负面影响若不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减轻乃至消除,将极大的限制核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判断,辐射事故会对不同人群带来多种影响。针对此影响的成因与解决方案,本文给出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声音     
《农电管理》2011,(9):8-8
“安全文化的概念是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总结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如今,这个概念早已经超出核工业界在全世界范围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构成了安全文化,它是人的安全意识、安全信仰、安全习惯、安全道德、安全传统,安全价值观念以及安全技术、安全产品的综合反映。建构实现生产的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相统一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建设现代安全管理机制的基础,而从哲学的高度和视角来审视安全文化,是把握安全文化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5.
最近由德国联邦环境、资源保护和核安全部发布的2004年环境意识报告显示,在德国,有13%的木材消费者了解FSC标签。德国人认可带有FSC标签的木材是对环境无害和对社会负责的木材。调查发现,1/3以上的德国消费者在购买木材时倾向于购买带有FSC标签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要闻     
胡锦涛出席首尔核安全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3月27日,首尔核安全峰会在韩国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峰会以加强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为主题,回顾2010年华盛顿峰会以来取得的进展,重点讨论加强核安全国家措施和国际合作。53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领导人或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7.
资讯     
国际原子能机构帮助中国确保震后核安全;联合国各机构继续向四川地震灾区输送救济物品;预防传染病是中国现在面临的关键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地震灾区四类儿童最需要社会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8.
在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秘密研发核武器,同时美国也组织大量人力物力与之展开竞赛。1942年12月2日,美国在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并率先研制出原子弹用于战争中,改变了世界历史。在电力方面,1951年12月,美国爱达荷州国家反应堆试验中心使用实验增殖反应堆(EBR)产生了电流,从此人类开始了核电之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作为核大国,研究性反应堆和其他核设施,特别是老旧核设施安全隐患突出,历史遗留的放射性废液、废物和乏燃料等的贮存条件也存在一定问题,还包括量大面广的放射源,均给辐射监管部门提出了严峻挑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在核安全技术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民用核设施核安全监管、辐射环境监测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核大国,研究性反应堆和其他核设施,特别是老旧核设施安全隐患突出,历史遗留的放射性废液、废物和乏燃料等的贮存条件也存在一定问题,还包括量大面广的放射源,均给辐射监管部门提出了严峻挑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在核安全技术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民用核设施核安全监管、辐射环境监测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