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林黛玉咏海棠诗云:“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着紫裙,秋围怨女拭啼痕。娇差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海棠体现的是一种柔艳的女性美,诚如《花镜》所说:“矫冶柔媚,真同美人倦妆”。  相似文献   
2.
在《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以一等天才的艺术笔触,精心打造了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林黛玉。生活在诗一样环境中的林黛玉同时也是诗的化身,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用诗宣泄痛苦和悲愤,用诗抒发欢乐与爱情,更用诗表示抗议和叛逆。诗歌表现了她冰清玉洁的节操,表现了她孤傲不阿的人格,也表现了她美丽圣洁的灵魂。本文从分析林黛玉所作的诗词入手,着重探讨作为她生命主旋律的叛逆性格;她迫于不幸身世遭遇及恶劣环境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特点,她孤标傲世、目下无尘的高洁品格以及天真笃实、待人宽厚、处事谨慎的性格特点,从而论证了她性格特征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是中国悲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文中从黛玉前世今生"红"与"绿"宿命的对应出发,进一步分析黛玉虽然身处幽绿的环境中但内心赤红的实质,并用两个副本对其命运和内红进行佐证,从而揭示曹雪芹利用黛玉外在之"绿"衬托出黛玉命运的惨烈之"红",利用色彩的矛盾统一来达到一种"坚奥的美"的文学张力,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黛玉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指向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4.
炎炎夏日,能够防暑降温的花草虽然没有食物多,但也不胜枚举数不胜数。最有名的当属曹雪芹老先生在《红楼梦》里谈到的香薷和蔷薇。当林黛玉听说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的时候,心中郁闷,便于贾宝玉吵了起来,在贾宝玉摔过通灵宝玉后,林黛玉又为袭人的话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越发悲伤,竟将自己刚刚吃下的香薷饮一下子吐了出来。这里的香薷就是一种解暑的全草。香薷,又名香茹,西香薷,主要产于我国的江西省。香薷性味辛、微温,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之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相似文献   
5.
张金明 《中国茶叶》2011,33(2):30-31
因为有茶瘾,所以看书时我常常注意谈茶的文字,看《红楼梦》时也如此。一翻《红楼梦》,才发觉里面的茶事颇值一读:初进贾府、将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她发觉贾府的人是饭毕即喝茶,而"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是寄托封建主义理想和道路的一种性格典型,是作者塑适众多人物形象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二重性格典型。因此,薛宝钗是一个立体人物,既不能把她简单地归结为封建淑女的典型,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林黛玉的对立者。  相似文献   
7.
一语惊人     
<正>往事不必深究,人生已多别扭。我这五年来的显著变化——以前比老,现在比小。从收红包到被逼婚,三姑六婆八大姨让你明白,长大就是一年之间的事儿。执子之手,与子啃老。秀恩爱,是对爱的见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大观园中主要人物之一林黛玉所居住的潇湘馆室外环境为背景,综合分析林黛玉的典型性格与其所居住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析总结意境、心境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作用,并对古典园林意境在现代园林中的指导应用提出创新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茶花     
<正>我惊诧于茶花的那一地落英,居然没有一丝的哀怨。枝上开得热闹,地下也开得灿烂。落英缤纷,在花的根部围成了一个圆。风吹过,花瓣一掀一翻的,像是重新寻回了生命。有的随风翻了个身,有的亦步亦趋一点点移动着,比起在枝头的随风摇曳,又别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12,(8):38
林黛玉与薛宝钗是曹雪芹笔下的两朵奇葩,两者皆有着绝代芳华,而一者多情冷傲,一者能干周全。是以关于两者谁更优秀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其实,若把两者放到现代职场,两者的性格将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