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57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6篇
  9篇
综合类   21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朱才熙 《湖南林业》2001,(11):14-14
用植物防治茶园病虫害,不仅可节省资金,而且可确保茶叶中无残留农药,可生产出高档次的优质茶叶。 1、苦楝树叶:采苦楝树叶2公斤,切碎并加水10公斤,煮沸1小时后过滤,冷却后再加2%洗衣粉溶液200倍喷雾。可防治茶蓑蛾、小绿叶蝉、茶毛虫、卷叶蛾、刺蛾等多种害虫。 2、枫杨树叶:采枫杨树叶5公斤,切碎并加少许水捣烂后榨出叶汁,然后每公斤原汁加水2公斤喷雾,可防治茶尺蠖、卷叶蛾、茶毛虫、茶蓑蛾和刺蛾等。 3、樟树叶:采樟树叶2公斤,切碎加水10公斤、食盐0.2公斤,煮沸1小时后过滤,喷雾可防治茶树炭疽病…  相似文献   
2.
茶叶中芳樟醇香叶醇及其配糖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36年在煎茶中鉴定出芳樟醇和香叶醇以来,有关它们在茶叶中的含量、品种和地域特征、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一直为各国茶叶工作者所关注。研究表明,茶叶中的芳樟醇具铃兰香气,系阿萨姆种及我国大叶种茶香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其含量在新梢各部位的分布表现为芽>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茎,各季含量以春茶最高,夏茶最低。加工过程中,芳樟醇大量产生于揉捻及发酵工序。芳樟醇还有四种顺式和反式吡喃型及呋喃型氧化物。与芳樟醇不同,香叶醇为中小叶种茶叶中的主要香气成分,具典型玫瑰香型。祁门红茶中含量极高的香叶醇成为“祁门香”的重要基础物质。然而,香叶醇在新梢各部分的含量分布及其季节和加工变化与芳樟醇相似。 茶叶单萜烯醇配糖体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1981年,竹尾忠一首次将茶鲜叶匀浆物置40℃下培养30分钟后发现有大量的芳樟醇和香叶醇产生,当加入β-葡糖甙酶的抑制剂Hg~(2+)及特异性抑制剂葡糖酸-1,4-内酯后,芳樟醇和香叶醇的生成受阻,而受热处理后的茶叶匀浆物添加β-葡糖甙酶后同样亦能产生芳樟醇和  相似文献   
3.
(1)每亩水面用生姜6kg,枫树叶6kg,桑叶1.8kg,樟树叶5kg,混合煎煮2h,加猪血0.6kg,食盐1.2kg,全池泼洒(下药前先泼洒柴油0.5kg),可治疗鱼细菌性烂鳃病。(2)每亩水面用生姜0.2kg,大蒜1.2kg,土茯苓0.15kg,海金沙0.6kg,紫苏0.6kg,混合煎汁,拌细糠喂鱼,治疗鱼肠炎病。(3)每亩水面用生  相似文献   
4.
谭济才 《中国茶叶》1995,17(6):10-11
茶褐樟蛱蝶(Charaxes bernardus Fabricius)属鳞翅目蛱蝶科。据文献记载,此蝶国内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广西等省区,寄主仅为樟树,尤喜食油樟。笔者于1993年4月在湖南省郴州市发现该虫严重为害茶树,是湖南省茶树害虫中唯一的蝶类害虫,因此,于1993~1994年对其进行了野外调查与室内饲养的初步观察。 一、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台湾樟芝对碳素营养源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报道了台湾樟芝 (Antradiacomphora)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 ,六种不同碳素营养源组成的合成液体培养基 ,对樟芝菌球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樟芝对六种碳源均可利用 ,其中以麦芽糖利用效果最佳 ,菌球数量及菌丝体干重均居首位 ,菌球数量是对照的 3 5 5倍 ,菌丝体干重比对照高出1 73倍 ,樟芝对乳糖的利用较差 ,菌球数量虽比CK仅少 2 5个 / 10 0mL ,但菌体干重相差较大 ,每10 0mL相差 2 5 6 9mg。对樟芝发酵液pH测定情况看来 ,不同碳源组成的培养基终止pH表现不同 ,以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终止pH为 4 5~ 5 0左右。甘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终止发酵pH为 3 5~ 4 0 ,而乳糖则为 5 5以上。试验表明 ,樟芝菌丝生长极其缓慢 ,在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 ,若培养基配方不合理 ,菌球就不生长 ,本文筛选了适合樟芝深层培养的碳素营养源 ,为樟芝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樟丛螟危害樟树严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乔 《植物医生》1997,10(1):9-10
樟丛螟危害樟树严重刘云乔(湖北孝感师专林特系432100)樟丛螟(OrthagaachatioaBulter).属鳞翅目螟蛾科,1993-1995年,我们在孝感地区进行了分区定点调查,危害株率达96%以上,常常是十樟九害。给樟树的大面积栽培以及绿化,...  相似文献   
7.
台湾省中兴大学森林系研究所学生林庭宇,从牛樟芝子实体中分析出13种有代表性的化合物,建立了牛樟芝的指纹图谱,使牛樟芝的鉴定、质量分级及产品管理有了依据。中兴大学研究团队日前宣布,继2010年研究发现牛樟芝子实体中的  相似文献   
8.
种苗信息     
《湖南林业》2015,(2):47
购林木种苗,搜"宏茂生态"www.hnlmzm.cn——张家界宏茂生态种苗有限公司长期供应:青钱柳叶、青钱柳嫩叶茶可供应种子:1、珍稀植物类:沙藏青钱柳,红豆杉,红豆树,珙桐,红椆,银杏,红楠,银鹊,三尖杉,水杉,桢楠,闽楠,金丝楠,榉木,金弹子,伯乐树,香果树,野鸦椿,榧木等;2、园林绿化类:辛夷(木笔,山玉兰),檫木,桂花,灯台树,大叶樟,大叶女贞,香樟,杜英,罗汉松,油麻藤,山樱桃,乐昌含笑,栾树,黄花槐,金  相似文献   
9.
樟科楠属植物作为华南地区乡土植物,树形优美,适应性强,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潜力。通过对闽楠Phoebe bournei、红毛山楠Phoebe hungmaoensis、桢楠Phoebe zhennan、紫楠Phoebe shesreri等4种楠属植物的形态特性、繁殖、养护管理技术以及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进行系统总结,为楠属植物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中综述樟树、闽楠、润楠、檫木、山苍子等典型樟科植物的扦插、嫁接和组培等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分析樟科植物无性繁殖成活的细胞全能性、激素调控、内含物影响等关键生物因子,以及扦插管理技术、环境条件控制、养分调节等主要非生物因子对樟科植物无性繁殖成活的影响作用;通过全面综述樟科植物的无性繁育方式和影响无性繁殖成活的关键因素,为樟科植物无性系种苗繁育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