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30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513篇
林业   1182篇
农学   812篇
基础科学   399篇
  475篇
综合类   7728篇
农作物   436篇
水产渔业   985篇
畜牧兽医   12914篇
园艺   1436篇
植物保护   382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522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389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672篇
  2014年   1208篇
  2013年   1124篇
  2012年   1900篇
  2011年   1918篇
  2010年   1511篇
  2009年   1680篇
  2008年   1829篇
  2007年   1458篇
  2006年   1511篇
  2005年   1795篇
  2004年   1189篇
  2003年   1093篇
  2002年   744篇
  2001年   754篇
  2000年   580篇
  1999年   392篇
  1998年   418篇
  1997年   351篇
  1996年   258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203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长叶马府油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以及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归纳了该树种在栽培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归纳了长叶马府油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其种子采集、苗木培育、造林栽植、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并对该树种在沿海城市的绿化现状、抗风特性和用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为长叶马府油的人工栽培和园林绿化栽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饲料博览》2021,(2):117-118
预计在进入21世纪中叶之前,人类人口将快速增长。研究报告称,到2050年,全球人口有可能超过97亿。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营养和食物需求,食物的供应量也必须增加近25%~70%。在这种情况下,鱼类是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预计将为维持全球食品供应和人类营养做出巨大贡献。鱼是多种微量元素和营养素的宝贵来源,如必需的氨基酸、优质蛋白质、促进健康的3-3酸或LC-PUFA(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的矿物质(如铁、碘、锌、磷、钙、硒)、维生素(A、B和D)等,鱼类已迅速成为全球各种饮食的核心成分。  相似文献   
3.
《现代园艺》2020,(1):84-85
红枫在北京地区应用较广,其树形婆娑,春、秋季叶色艳丽,观赏价值高,但其忌烈日曝晒。由于北京地区夏季高温干燥,日照强烈,容易对红枫造成日灼焦叶伤害。采用合理配植方式、适地适树,或者采用搭建遮阳网、雾喷等养护方式,可以避免红枫日灼焦叶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来源(燕麦草和大豆皮)和粒度的全混合日粮(TMR)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采食行为的影响。选取(4.2±2.3)日龄和体重[(39.2±3.6) kg]相近的荷斯坦犊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9公6母)。3组分别饲喂燕麦草粉TMR(SO组)、长燕麦草TMR(LO组)和大豆皮粉TMR(SS组)。犊牛单栏饲养,试验期为7~63日龄。结果显示:1)不同NDF来源和粒度的TMR对犊牛的体重、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体高、体斜长、十字部高、胸围和腰角宽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全期SS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SO组(P0.05)。2)不同NDF来源和粒度的TMR对犊牛挑食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且随日龄增长,各层挑食指数逐渐趋于1。3) LO组的21日龄血清碱性磷酸(ALP)活性和49日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SO组(P0.05),SS组的49日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SO组(P0.05);从平均值来看,LO组的血清AST和ALP活性均显著高于SO组(P0.05),SS组的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SO组(P0.05),不同NDF来源和日龄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血清GLB含量(P0.05)。4)15日龄时,LO组非营养性口腔行为(NNOB)时长有低于SO组的趋势(0.05≤P0.10),采食次数有高于SO组的趋势(0.05≤P0.10)。30日龄时,SO组的饮水时长和NNOB时长均显著高于LO组(P0.05),SO组的反刍时长和饮水时长显著高于SS组(P0.05),SO组的反刍次数有高于SS组的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大豆皮粉替代燕麦草粉作为TMR的主要NDF来源对犊牛有着更好的饲料转化率,但是会减少反刍时长,增加瘤胃酸中毒的风险。从TMR粒度的角度看,长粒度TMR可减少犊牛NNOB。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常规资料对晋城市城区2016年7月18—19日强降水过程的天气概况、形成条件、环流形势、致灾因子、预报预警工作等进行分析,以期为暴雨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MICAPS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7年8月3—4日辽宁省岫岩县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环境背景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特点为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天气形势为高空东北冷涡提供冷空气输送,西太平洋副高及台风"海棠"带来源源不断的水汽;中尺度系统为高空急流、低空西南急流水汽输送,低层有明显的切变线系统辐合形势,地面有辐合线存在,同时岫岩县山区地形明显,更加有利于辐合抬升及水汽堆积;大连、丹东地区700 hPa以下有比较深厚的湿层,850 hPa风速最大可达22 m/s,比湿最大可达22 g/kg,辽宁省南部地区的水汽条件较好。K指数大于35℃,沙氏指数(SI)和抬升指数(LI)小于0℃,层结不稳定。CAPE值均大于1 000 J/kg,不稳定能量不断堆积;岫岩此次降水过程主要降水时段分为3个阶段,此次降水过程的雷达回波为明显的"列车效应",并具有后向传播及低质心暖性降水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5日凉城县特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凉城县位于冷高压边缘位置处,地面以东风为主,气压梯度较大,在凉城县有冷暖空气交汇,不稳定性增强,是特大暴雨天气形成的原因;凉城县上空有偏东气流、西南暖湿气流和地面强冷高压3股气流,增强凉城县不稳定能量,从低层到高层相对湿度均>90%;河套至凉城县200~500 hPa以正散度区为主,而500~850 hPa以负散度为主,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抽吸作用有利于强烈上升运动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15年8月1日凉城县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属一次飑线过程,破坏性强大;主要由斜压锋生所产生,高空较强冷平流使垂直温度梯度变大,低空较强暖湿气流促使水平梯度变大,高低空冷暖平流构成锋区;斜压锋生的强烈抬升构成动力强迫,促使强对流天气出现。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降水资料分析2017年7月26—28日临夏州暖区强降水过程,探讨强降水发生发展的热力条件和动力条件。结果表明,此次暖区强降水过程中,500 h Pa甘肃中北部有西风冷槽东移过境,冷空气势力偏弱;中低层700 h Pa有东北风切入;副热带高压西升北抬至甘肃河东地区并长时间维持;副高外围强盛的低空西南气流在临夏州辐合堆积,湿层深厚,为暖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局部有热对流发生,以混合性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10.
以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为材料,使幼苗分别在地上竞争(有地上竞争和无地上竞争)和光照条件(强光照和弱光照)下生长,监测地上茎长、平均茎节长度随植株生长的变化,并在收获时测量各部分生物量以及产生分枝数目。结果表明,有地上竞争相比无地上竞争,地上茎相对生长速率更快,且茎叶生物量分配提高、根系生物量分配下降。弱光照处理相比强光照处理,地上茎相对生长速率更快,分枝数目更少,且茎叶生物量分配提高、根系生物量分配下降。以地上茎长为参考指标计算竞争强度,弱光下地上竞争的竞争强度是强光下的2倍;从生物量分配上看,ANOVA分析显示光照条件和竞争效应并无显著交互作用。此外,地上茎长度随时间而增加的同时,平均茎节长度却随时间轻微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