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5篇
  26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工作过程分成七个阶段:压缩阶段、滞燃期阶段、燃烧阶段、纯排气阶段、进排气阶段、纯进气阶段,建立了每个阶段的数学模型,燃烧过程用三个Wiebe函数来描述。在Matlab下的Simulink环境中建立发动机工作过程的仿真模型进行模拟,将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该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纯柴油发动机和双燃料发动机示功图和放热率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柴油-天然气发动机的爆震燃烧特性,将双燃料发动机的爆震燃烧分为3种形式,初步探讨了双燃料发动机爆震燃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适用于柴油、甲醇、水三元复合乳化燃料和柴油的热力学放热率计算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直接喷射式2135G型柴油机进行了放热率计算研究,计算结果令人满意。同时分析研究了压力传感通道效率、计算步长;乳化燃料中水的化潜热及示功图光顺程度等因素对复合乳化燃料放热率计算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突破传统日光温室蓄放热瓶颈问题,探明水介质蓄放热系统对提高温室内部环境温度的能力,设计了太阳能集热板、循环水管和集热水箱3种水介质蓄放热系统,在同一日光温室内建立5个工况相同的保温箱体,将水介质系统与传统砖墙和空苯板箱进行对比,分析以水作为蓄放热介质的热特性.通过分析典型晴天和典型阴天两种不同条件下的气温、水温、蓄...  相似文献   
5.
大跨度主动蓄能型温室温湿环境监测及节能保温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针对日光温室土地利用率低,单体小不能进行立体栽培果树种植,不利于机械化操作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大跨度主动蓄能型温室,该温室南北走向,双屋面拱形钢骨架结构,并采用主动蓄放热系统进行能量的蓄积与释放。该试验以传统砖墙日光温室作为对照,对大跨度主动蓄能型温室室内外温湿度以及主动蓄放热系统的能量收支进行分析,并对比2种温室的建造成本,综合分析了试验温室保温节能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大跨度主动蓄能型温室土地利用率高达87.4%。温室夜间平均气温高于10℃,无极端低温,晴天夜间平均气温比对照温室高1.5~3.1℃,比室外高13.9~19.3℃;阴天夜间平均气温比对照温室高1.2~2.8℃,比室外高12.5~18.9℃。夜间室内相对湿度平均比对照温室低7%~10%。主动蓄放热系统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为3.4~4.2,平均每天能耗0.013 k Wh/m2,与传统燃煤锅炉加温系统相比,平均节能率为47%。大跨度主动蓄能型温室建造成本每平米307.2元,比传统砖墙日光温室低144.5元。大跨度主动蓄能型温室是一种土地利用率高,单体大,保温性能良好,能进行冬季果菜生产的新型温室类型,且投入少,综合其经济环境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毛细管网的日光温室主动式集放热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比日光温室传统保温蓄热后墙与基于毛细管网的主动式集放热系统(AHSCTM)的集放热性能,对AHSCTM的集放热性能进行了测试,构建了AHSCTM水温模型,利用一维差分法对相同环境条件下的外保温复合墙(370mm黏土砖和100mm聚苯乙烯板复合而成)日间储热量和夜间放热量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AHSCTM的日间储热量和夜间放热量分别为相同条件下外保温复合墙的84.4%~111.3%和74.8%~100.7%,AHSCTM的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为1.1~2.4。在夜间运行期间,AHSCTM放热量是相同时间段内外保温复合墙的98.2%~172.5%。因此,与外保温复合墙相比,AHSCTM有利于提高室内最低气温。改进AHSCTM的日间储热量和夜间放热量得到大幅提升,分别较外保温复合墙高67.6%~112.1%和69.0%~128.3%,COP可达2.8~7.0。改进AHSCTM的储放热性能优于外保温复合墙,说明利用改进AHSCTM配合保温墙体替代传统保温蓄热后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主动蓄放热冠层增温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日光温室主动蓄放热冠层增温系统(Active heat storage-release system for canopy warming,AHSCW)并进行实地试验,分析该系统对番茄冠层的增温效果,为进一步探讨主动蓄放热热能的高效应用方式和作物局部增温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在第六代主动蓄放热系统基础上设计AHSCW,以太阳能为热源,白天通过水循环将太阳能以热能的形式收集于蓄热水池内,夜间通过冠层增温管道释放热量,对番茄冠层进行局部增温。以使用AHSCW的日光温室为试验温室,未加温的日光温室为对照温室,通过测定太阳辐射强度、番茄冠层空气温度、水温及水泵耗电量参数及不同时期番茄的株高、茎粗和产量,对系统的增温效果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白天AHSCW的蓄热量为166~194 MJ,夜间放热量为129~142 MJ,能量利用效率为67%~86%;该系统能够提高番茄冠层区域气温1.4~3.0℃;AHSCW温室果实产量为1.14 kg/m~2,是对照温室(0.64 kg/m~2)的1.77倍。【结论】AHSCW可以明显提高番茄冠层气温,保证番茄的越冬生产,促进番茄生长,增加其产量并可使果实提前成熟上市。  相似文献   
8.
低温放热法研究8 个葡萄砧木和6 个栽培品种芽的抗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差热分析系统(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对不同葡萄砧木和栽培品种进行低 温放热分析(Low temperature exotherms analysis,LTE),建立各品种芽的温度-伤害度LT–I(Lethal Temperature–Injury)回归直线。回归方程斜率(lethal temperature coefficient,Qlt)代表温度每降低1 ℃ 芽增加的伤害程度,反应不同品种对降温的敏感性。利用隶属函数度法对LT20 ~ LT80 进行排序,发现赤 霞珠芽抗寒性最差,摩尔多瓦次之,威代尔、香赛罗、110R、3309C、140Ru、北醇、1103P 和101-14 Mgt 抗寒性强,Frontenac、贝达、5BB 和SO4 抗寒性最强;深休眠后的葡萄芽抗寒性增强,1 月中旬芽的抗 寒性明显强于11 月末的芽。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墙体与地面吸放热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4,他引:9  
为研究日光温室土质后墙与地面对室内的放热情况,测定了晴、阴天气条件下土质后墙和地面的表面温度及热通量。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墙体与地面各自的放热量与室内太阳辐射密切相关,晴天夜间单位面积墙体放热量为 1.90 MJ/m2,地面放热量为1.36 MJ/m2,而阴天夜间单位面积墙体放热量为0.76 MJ/m2,地面放热量为1.34 MJ/m2。对于单位面积墙体和地面而言晴天墙体放热量大于地面,阴天地面放热量大于墙体,无论晴天与阴天地面全天放热总量总是大于墙体释放总量,且地面对周期热量变化的缓冲大于墙体。  相似文献   
10.
单缸LPG发动机性能和工作过程(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弄清以ZSI 100柴油机为基础开发的单缸液化石油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利于进一步改进,以试验和模拟计算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机的动力性能和工作过程.通过LPG与窄气混合器参数优选、燃烧系统参数设计及点火提前角控制等技术措施,优化了单缸LPG发动机的性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样机在安装点火提前装置后,取得了良好的整机性能.通过放热规律模型的建立、计算结果的分析,对柴油机燃用LPG后其工作过程的进行和组织有更直观和清晰的理解,对柴油机燃用LPG的改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