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86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50篇
  17篇
综合类   29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318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奶业》2004,(1):15-16
成都共发实业有限公司是从事奶牛养殖、饲料经营、植物栽培、对外投资等的综合性经营企业,公司是1998年底在原成都市苏坡乳牛场的基础上经过改制而来的。  相似文献   
2.
范泉水,男,山西省夏县人.1964年8月出生,1981年9月入伍,现任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上校军衔,博士,硕士生导师,“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创新青年才俊”候选人。从事科研工作15年来,主要致力于病毒学和生物毒素的研究,先后有26项成果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被誉“病毒王国的探路先锋”。范泉水从事科研15年来,先后有4项成果填补国际空白,25项研究项目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24项技术在国际国内领先。以首席专家和第二主持人身份承担和完成国家、军队科研课题18项,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24项,从一名普通科研人员成长为我国动物病毒研究领域成就突出,在世界病毒学界有一定影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和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的病毒学家。  相似文献   
3.
成都二白皮莴笋是成都地方品种,栽培历史长,面广,在市郊各区县均有栽培。因其品质好,产量高,不易抽苔等特性而受到城乡人民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4.
《农村新技术》2009,(12):57-57
我国西部最大中药材市场——荷花池中药材市场已启动第5次搬迁,从四川成都金牛区的西南药都整体搬迁至成都国际商贸城。新的中药材市场将承担起规范药价的任务。这个市场将陆续建设并形成市场培育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标准制定中心,并为每一户实体商家开设网上商铺。  相似文献   
5.
6.
7.
本研究根据现代遗传学基因测交理论,共用32只表型慢羽公鸡与245只快羽母鸡组成测交试验.结果表明,所测的32只公鸡无一只为纯合慢羽基因型.但发现测交后代的快慢羽分布比例与孟德尔遗传上的分离定律完全吻合.同时通过混合精液输精,实施扩群繁育,其中选留慢羽种母雏1460只,表型慢羽种公雏150只,从而为建立隐性白鸡慢羽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昆山基地连续4年的引种观察,结果显示,夏至红是一个成熟期早、品质优异、结实能力强、丰产稳产的葡萄优良新品种,适宜在四川盆地范围内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9.
《四川农业科技》2011,(12):52-52
2011年10月19日至22日,国家认监委、农业部和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评审组对农业部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四川省肥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和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三个机构进行了计量认证和机构审查认可的双认证现场评审。  相似文献   
10.
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旅游业迅速发展,人们聚焦其社会经济价值产出的同时,对目的地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市场营销方式更为关注。成都市以“农家乐”开展特色乡村旅游,作为地域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借用多样性、立体化和交互性的新型传播媒介,进行乡村智慧旅游营销实现其未来可持续发展。该文主要介绍了移动互联网及其影响下的乡村旅游者行为,并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成都市乡村“智慧旅游”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