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大丰市自1992年12月被列入20个“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试验区”和“全国50个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及国家生态示范区以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以农业生态工程建设手段,推广优化模式,使大丰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李雪平 《甘肃农业》2012,(12):55-56
利用雨水集蓄技术,充分发挥雨水在干旱地区的作用是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重要途径。分析当前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效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为该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灌区排水再利用研究及其应用不仅对保障未来我国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有积极作用,而且对提高农田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环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灌区排水再利用研究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排水再利用基础理论研究、常见的排水再利用工程运行模式和减轻排水灌溉利用负面效应的管理措施。指出我国灌区排水再利用具有较大潜力,排水再利用的节水减污效果明显,目前关于排水中氮磷等营养成分的研究成果较多,对盐分及其他组分的研究相对较少,再利用的工程运行模式与灌溉管理措施是影响排水再利用效应的关键因素,排水水质和水量变化规律、最佳再利用模式和灌溉管理措施的选择、再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与风险分析等是今后排水再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搞好基地建设是发展优质米产业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农业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适应小康生活的需要 ,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全国半数以上人口主食的大米 ,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粮店供应的标一、标二米 ,越来越多的人们上农贸市场 ,进超级市场 ,选购自己喜好的优质米。但目前 ,中国的优质米生产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 ,问题还不少 ,主要表现为 :(1)市场份额低。据估计 ,优质米在稻米市场上只占10 %上下。(2)产品雷同。品种少 ,品牌特色不明显。 (3)生产过程难以控制 ,产品质量不稳定。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和养分管理两大问题日益突出。该文以规模猪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国外养分管理模式,总结分析了我国以沼气技术为主的规模猪场养分管理工程技术模式的应用现状、技术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适合我国规模养猪发展的养分管理框架。结果表明,我国现有的养分管理模式偏重于前端的粪污处理,而后续的养分循环脱节严重,导致综合效益无法充分体现。通过构建新的养分管理框架和模式,提升政府支持和主导地位,提高养殖业主和农户的积极性,寻求养殖规模、粪污水量、种植规模、种植模式等的合理匹配才能实现养分在种植和养殖业的双向高效循环。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金国 《中国沼气》2003,21(4):44-45
本文通过对浙江农村环境改善的分析,提出了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的模式,并列举了几种应用实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35  
以杭州市浮山综合生态场为例,介绍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分析了该场沼气工程的设计和系统结构及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1983~1993年该场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能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航片判读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河北省太行山区各种资源的平均资料,利用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将邢台县浆水镇51条适合建设高效林果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工程模式的小流域划分为9种类型,并提出了与其相应的林种和树种布局.结果表明,该类型的划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应用区内达到了资源的培植、保护和利用的统一,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10.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生态行为 ,建设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病变”,建设的目的则是对“病变”的治疗和“修复”,同时还要通过规划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 ,超越传统的经济式环境管理模式 ,按照生态规律组织布局经济活动 ,解决因“发展加快”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因“发展不足”导致的生态破坏等问题。要达到上述目的 ,首先要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需求有一个完整的界定 ;其次又要根据生态系统的“病状”实施合理的“治疗”措施 ,由此找到建设的切入点。根据新疆的特点 ,生态环境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寻找切入点。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