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1篇
  38篇
综合类   19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水管锅炉对流管束爆管原因分析及预防。  相似文献   
2.
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高层建筑墙体表面反应系数的变化规律,指出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墙体传热受到扰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通过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和垂直运动以及稳定度和能量等方面分析讨论了秋季影响中弱对流系统发展的天气尺度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弱对流发展时,天气尺度上升运动的强度不强,上升运动中心出现的高度不高,不利于深对流的发展;对流层中下层空气的湿度偏小,不能够支持强对流云发展。因此,天气尺度上升运动发展的高度以及对流层中下层大气的含水量是判断秋季对流强弱的重要依据。由于对流层低层环境大气绝对湿度降低,各大气稳定度指数均偏小,垂直上升运动主要源于高空槽和对流层低层能量锋区的强迫运动,而环境大气的稳定度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4.
水貂阿留申病是危害水貂养殖业的三大疫病之一,目前没有疫苗可以使用,也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只能通过检测、淘汰来净化貂群。本研究随机采取河北某貂场准备配种后期的水貂血清样品168个,采用碘凝集和对流免疫电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二者的符合率为81.55%。鉴于二者的符合率及检测成本,建议生产中首先用碘凝集对留种貂群进行初筛,再进一步用对流免疫电泳检测,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对水貂种群进行净化。  相似文献   
5.
对于航空气象而言,判断降水过程中是否会产生强对流是预报服务的关键。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5月11-12日的东北地区锢囚气旋降水进行了形势场分析和物理量场分析。通过研究,分析了锢囚气旋的成因、产生的降水性质及降水量达到大雨级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讨论了一段蒸汽转化炉的辐射段和对流段的工艺原理,工艺计算和结构设计。提出辐射段转化管、上升管和下集气管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对流段的优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并建议将CFD技术用于烟道的开孔分析当中。  相似文献   
7.
根据非平衡态热力学和相平衡理论,建立了多孔介质对流干燥内部传质模型、传热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传热与传质之间的相互藕合关系。用VB编程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求解,设计开发模拟软件。以切片土豆为例进行传质模拟计算,并与土豆片干燥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测值十分接近,二者的最大相对偏差小于9.1%。模拟结果显示土豆对流干燥中内部水分由内往外迁移,以及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表低内高水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相对湿度对胡萝卜热风干燥过程中热质传递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为了揭示胡萝卜热风干燥过程中阶段降湿的促干机制,该研究在干燥温度60℃、风速3.0 m/s条件下,研究了相对湿度(20%、30%、40%、50%)及第一阶段相对湿度50%保持不同时间(10、30、60、90 min),然后第二阶段相对湿度恒定为20%至干燥结束,干燥过程中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质系数和物料表面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30%、40%和50%相对湿度下,干燥初始时刻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42.9、64.7、135.1和178.9W/(m2·℃),提高相对湿度能够显著提高预热阶段的对流传热系数(P0.05),相对湿度越高,物料升温速率越快。物料吸收总热量、水分蒸发消耗热量占比均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物料升温消耗热量占比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相对湿度为20%时,对流传质系数为1.01×10-6~2.54×10-6m/s;相对湿度为50%时,对流传质系数为0.26×10-6~1.12×10-6 m/s;降低相对湿度,能够显著的提高对流传质系数。相对湿度50%保持30min后降为20%干燥条件下,当干燥时间大于1.5 h后,对流传质系数大于相对湿度50%分别保持10、60和90 min干燥条件下的对流传质系数,此条件下干燥时间也最短。相对湿度50%干燥条件下有利于保持胡萝卜表面的多孔结构,而相对湿度20%干燥条件下,胡萝卜表面因干燥速率过快而导致水分迁移孔道发生收缩堵塞的现象。阶段降湿提高胡萝卜干燥效率的机制在于:干燥升速阶段,高相对湿度提高了对流传热系数,使得物料迅速升至较高温度;且利于维持物料表面多孔结构,有助于内部水分的扩散迁移;干燥恒速和降速阶段,低相对湿度提高了对流传质系数。研究结果可为求解干燥过程中的对流传热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提供理论依据,揭示阶段降湿的促干机理,并为阶段降湿干燥方式在农产品的干燥加工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参数耦合的蓄冷温控箱冷板对流换热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蓄冷温控箱利用低温相变材料储存冷量,通过缓慢释放调节并保持箱内温度,目前仍存在冷量释放速率无法控制、剩余冷量预测难等问题,而蓄冷板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直接影响冷量的释放速率。针对以上问题,搭建了蓄冷板表面对流换热系数测量试验平台,研究不同环境及蓄冷板参数对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案,探究了蓄冷区进口空气流速、进口空气温度、蓄冷板传热面积以及蓄冷板间距对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二阶预测模型,获得影响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大小较显著的因素及较优的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间存在明显交互作用,进口空气温度和蓄冷板传热面积的交互效应最大;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预测模型,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进口空气流速4 m/s,进口空气温度25 ℃,蓄冷板传热面积0.455 m2,蓄冷板间距0.04 m,R2值为0.927 4,变异系数CV为5.78%。回归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最大误差为3.58%,平均相对误差为2.69%,表明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不同条件下的蓄冷板表面对流换热系数。试验结果为蓄冷温控箱冷量释放速率精准调控及剩余冷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边界层方法是描述土壤溶质迁移的简单方法,通过边界层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估计溶质迁移参数。基于边界层方法,研究了土壤溶质迁移的数学模拟及相应参数估计问题。假定土壤溶质浓度剖面为指数函数,得到了描述溶质浓度分布的指数函数模型。各参数对边界层距离的影响分析表明,应选取较小的孔隙水流速度、短历时推求土壤溶质迁移参数;对不同模型预测土壤溶质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短距离处指数型解与精确解的误差比其它都要小。误差分析表明了指数函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