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57篇
  5篇
综合类   538篇
农作物   28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64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茶叶作为我国传统饮品,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由于各地民俗不同,饮茶方法各异,逐渐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茶文化。在我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叶与文学、诗词、音乐等人文元素有着密切联系,组合呈现出不同艺术形态,其中最为著名的茶道、茶歌与茶舞,广泛流传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民歌与茶文化结合是劳动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不同历史背景下风俗民情。民歌与茶文化结合产生的茶歌是我国饮茶文化的重要传承,音乐作品具有很高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鉴于此,本文首先简要阐述茶叶与民歌结合的起源及艺术特点;其次分析茶歌中优秀音乐作品的种类与研究价值,以期对茶歌研究和相关文化的传承保留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画,是我国古代众多绘画种类之中体现着人民生活与艺术紧密相连的一个类别,主要描绘人们饮茶所用茶具极其场景。而茶画在宋朝的发展突出,大多茶画都流源于宋朝。宋朝是一个由茶引起的茶文化飞速发展兴盛的时期,在这之间应运而生的茶画艺术,更是具有深刻的文化与审美内涵。由于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对茶文化的欣赏,以及宋徽宗重文喜政、嗜好饮茶品画,这从上至下的文化潮流随之流行,成为宋代茶事活动十分繁荣的主要原因,茶画便是在这样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下,显露出其本身的内涵,进而被人们欣赏与喜爱。本文将围绕宋代茶画,从茶画起源入手,进一步地探究其中包含的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感受宋朝人民对于茶画艺术的创作之精良,关照宋朝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凝结着儒释道哲学思想文化的精髓,囊括了丰富多彩的地域风俗文化,形成了以重德、尚和、崇俭、贵真为核心精神内涵,并与文学、音乐、戏曲等艺术相融合,共同构筑了民族文化的华丽篇章。而在中国传统美学影响之下,茶文化与音乐具有内在的共性,本文以茶文化与音乐作为研究对象,立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在分析茶文化与音乐共性以及两者结合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茶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采茶活动为题材,融合了我国民间音乐、戏曲、舞蹈的采茶戏,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教学应该针对地方茶文化及采茶戏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针对性设计,将采茶戏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提升高校音乐教学效果,促进传统茶文化和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采茶戏音乐进行简要介绍,并就音乐乐感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接着就采茶戏音乐对我国学生乐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宋代民俗音乐的内容及表现形式都与民间风俗有着种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此,结合宋代民俗音乐的基础,探究了宋代的岁时节令民俗音乐、瓦子音乐等民俗音乐,指出宋代民俗音乐与当时的民俗文化相适应,具有自然朴素、大方适当的独特个性,对后世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月热门项目~~  相似文献   
8.
郭风平  方建斌  范升才 《农业考古》2002,(1):284-289,318
著名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认为,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历经数千载,至两宋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方面诸如数学、天文、地理、地质、物理、化学、医药等领域,宋人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人们亦发现,在两宋科技文化圈内,观赏花木学以其飞跃发展的态势,丰富多彩的科学内容,繁荣绚烂的学术风气,远迈前代,成为宋代学苑中一朵争妍斗芳的奇葩。据王毓瑚先生《中国农学书录》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家光 《农业考古》2004,(4):148-156
自唐以来,古蜀蒙山名茶,贡茶号天下第一,为皇帝宫廷茶道和接待国外使臣之专用. 文人、雅士、学者、诗人对蒙山茶更情有独钟,爱不释手,历代留下不少的茶诗佳作,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产.  相似文献   
10.
靳甜甜 《福建茶叶》2016,(6):214-215
采茶歌是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行为"层面的一种茶事文化、茶艺文化、茶道文化。在性质上讲,采茶歌与伐木歌、川江号子、搬运歌等艺术形式一样,属于我国民歌中的典型的"劳动歌",采茶歌基本特征包括内容上的多以歌颂茶文化、茶生活为主;风格上的多讲究以粗犷的山间小调为主要表达样式;唱词结构上的多采用对称式句式结构。采茶歌对于当前音乐教学的借鉴价值有:为音乐教育提供现实的生活素材、为音乐教育提供具有"原生态"性质的审美意境、为音乐教育塑造民族性、民俗性的审美情趣等。在音乐教学中实施"采茶歌"思路的基本策略有:要把握好"采茶歌"唱腔与音乐教学的关联、要把握好"采茶歌"的表演互动,使学生开展艺术互评、要把握好"采茶歌"的民族性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