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3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子长县新农村建设具有观念新、思路新,发展重点突出,政策落实到位等特点。但子长县新农村建设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要从加强基础建设,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促进子长新农村建设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以2000年和2010年ETM+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借助ArcGIS和ERDAS软件平台对子长县退耕还林以来的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植被覆盖度由劣等和差等向中等和良等转变,其中良等盖度面积比例由2010年的2.30%增加到51.30%;主要植被类型中林地面积增长幅度最大,增长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3.73%;退耕还林十年间子长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上升0.052 8。  相似文献   
3.
任忠玲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48-148,154
介绍了子长县大棚养蚕丰产技术。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增养蚕种,用传统的饲养法养5张蚕,在大棚内能多养1张,而且每张种增产5%,加之使用方格簇上茧后每公斤价格上涨4~6元,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贾忠福 《中国马铃薯》2002,16(2):119-121
1 前言 子长县是中国"洋芋之乡".马铃薯是我县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种植加工历史,在全县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89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重点突破"和"南果北薯"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薯类确定为振兴全县农村经济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开发,薯类开发步入了产加销一体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子长县蚕桑新技术推广的可行性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市场因素、生产力因素、政府因素等。为该县蚕桑新技术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林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维护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文章全面深入分析了子长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奋斗目标及发展对策,以进一步推进子长县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任忠玲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47-147,204
介绍了子长县山地桑丰产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桑树栽培技术和桑园管理技术,以期为实现我县山地桑丰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沈剑  张小莉 《中国马铃薯》2005,19(2):122-123
子长县地处黄土高原中部,土质为黄绵土,含钾量较高,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513m m,无霜期175d,每年光照时数2570.9h,年平均气温9.1℃,四季分明,尽夜温差大,是马铃薯的最佳适生区之一。子长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马铃薯是子长县的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种植、加工历史。所生产的马铃薯块大、形好、适口性强,深受客商的欢迎。1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的现状(1)1999年,县财政投资150万元,建成了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中心”,其中建448m2的无菌实验楼一座,配备了脱毒仪器和设施,建立良种繁育温室、网棚5座,现每年可生产脱毒马铃薯试管苗10万株…  相似文献   
9.
子长县地处黄土高原中部 ,土质为黄绵土 ,含钾量高 ,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 9 1℃ ,年降水量 5 14mm ,无霜期 175d ,光照时数 2 5 70 9d/年 ,与马铃薯的生长、繁育习性相吻合 ,是马铃薯的最佳适生区之一。1 薯类产业的开发现状自 1997年以来 ,我们紧紧围绕“品种良种化 ,种植规范化 ,开发系列化 ,产销一体化”的指导思想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 ,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薯类开发已步入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轨道 ,产业化格局已成雏形。截止目前 ,全县有薯类专业村 1…  相似文献   
10.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以子长县1990、1999和2006年3期TM/ETM卫星影像为基础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年变化率、土地转移矩阵等方法对子长县过去16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0—2006年,子长县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耕地和未利用地显著减少、牧草地和林地显著增加、水域先减后增以及建设用地持续增加的总体特征;2)耕地、牧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变化较为剧烈,且几乎所有用地类型在1999—2006年的年变化率较1990—1999年更为明显;3)耕地和未利用地的减少在各土地类型中最为明显,二者的减少是因为林草地面积大量增加,坡耕地等成为林草地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4)社会、经济、政策等人文因素对子长县的土地利用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而政策因素则是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