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2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对觅食地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种群所选用的觅食地进行了调查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其越冬黑颈鹤的家庭鹤与集群鹤两种类群中对觅食地的8种生境因子(坡度、坡向、坡位、植被型、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最近水源距离和最近干扰距离)及其相对应的项目均表现出有相同的选择性。除家庭鹤更偏好选用上坡位(54.4%)作觅食地,而集群鹤更偏好选用下坡位(44.5%)作觅食地外;对其他因子的选择频次相差不大。对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觅食地进行了因子分析,提取了主成分。其结果表明:对越冬黑颈鹤觅食地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水源距离和干扰距离。对其两种类群而言,对家庭鹤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植被盖度、坡向、干扰距离和植被高度;而对集群鹤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水源距离、坡向和植被高度。越冬黑颈鹤所选择的觅食地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开阔(植被高度3~10 cm,上坡位(54.5%))、距离水源较近(100~500 m)、植被盖度适中(>40%~<60%)、背风〔东北坡向(45.4%)和西南风(63.6%)〕、缓坡(<30°)、附近有人类活动(距100~700 m)的鸭茅草草地。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中家庭鹤与集群鹤对觅食地选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水源距离、植被盖度和干扰距离上。  相似文献   
2.
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动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兴国  李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53-16754,16778
[目的]对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动态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生态系统脆弱度,对2002~2008年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2002~2008年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度分别为0.560 0、0.513 7、0.516 4、0.465 4、0.476 0、0.449 2、0.400 6,总体呈下降趋势,其生态系统脆弱性由中度脆弱性向轻度脆弱性转变,目前大山包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较好状态。[结论]该评价方法可以反映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发展变化过程,为湿地恢复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兴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140-4142,4145
大山包湿地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的典型的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直观地描述大山包湿地的脆弱性本质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大山包湿地恢复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吴银梅  桑正林  杨顺强  田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972-3973,3975
通过对大山包游客现状的调查,结合现有的旅游规划,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昭通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原来那种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诉求。深度旅游与观光旅游相比,注重的是旅游的内容,意在调动游客的参与和体验的积极性。对处于旅游开发初级阶段的大山包旅游,如何深度开发,打造成为“精品”,是昭通旅游发展的关键。在分析大山包旅游开发现状、深度旅游开发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从经营养生旅游商品体验店、增设体验型旅游活动特色农家乐、完善观鸟设施、实现游客与鸟类近距离接触等方面对大山包深度旅游开发给予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与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为大山包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运用地形梯度分析法和分形理论来探讨其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效应与空间结构特征。[结果](1)大山包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海拔、坡度和地形位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显著差异。(2)耕地、建设用地、水域优势分布的地形位指数区间均为0.26~0.53,林地为0.53~1.21,草地为0.44~0.60,未利用地为0.26~0.53,0.71~1.21。(3)土地利用综合强度指数和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和坡度增加分别由234.75,0.82逐渐降低至218.49,0.63再分别升高至221.02,0.67,且二者随着海拔和坡度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4)各地类分布的分形特征明显,分维数介于1.191 1~1.668 8,各地类的稳定性大小依次为林地(0.308 9)>建设用地(0.282 8)>耕地(0.264 1)>未利用地(0.199 7)>水域(0.168 8)>草地(0.135 1)。[结论]大山包地区土地利用格局与空间结构特征受地形...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大山包生态旅游的发展是昭通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山包游客及车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合现有的旅游现状,分析了游客对大山包旅游的影响,为昭通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依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朝阳区西北部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58种植物标本记录,按植物的生态生活型,将这些植物归为水生、湿生、陆生植物三大类,分为28类生态生活型。其中,水生植物28种,占全部植物种类的7.82%,湿生植物239种,占66.76%,陆生植物91种,占25.14%。对区内各植物生态生活型的研究结果如下:①区内的生态系统相对齐全;②区内首次发现以沉水植物水毛茛、岛田水筛及尖叶眼子菜为优势种的沉水植物群落;③丰富的湿生多年生草本植物(157种)是区内的主要植物资源;④残留在多石山坡和人工林下的陆生灌木矮高山栎见证了矮高山栎灌丛曾是本区山丘重要原生植被类型之一,而陆生多年生灌木状竹类海竹所形成的海竹灌丛亦为本区以及滇东北亚高山地带的特有原生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9.
杨秀翠  刘燕 《绿色科技》2014,(4):293-295
指出了“负责任旅游”是人们对“大众旅游”的弊端深入认识的研究结果,它要求旅游的所有参与者要考虑自身行为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文化的影响,采取负面影响最小化的旅游方式,使当地居民和环境获得最大收益。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旅游开发初级阶段,面,临着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问题,在分析大山包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用“负责任旅游”理念对大山包旅游开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越冬黑颈鹤(Grusnigricollis)的觅食地选择进行了观测,采用卡方检验和Bonferroni-Z分析法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越冬黑颈鹤对草地的利用为负选择,对草甸和农地的利用属于正选择,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是越冬黑颈鹤主要选择和利用的生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