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53篇
基础科学   69篇
  47篇
综合类   2109篇
农作物   49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120篇
植物保护   28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3414”完全设计方案进行了哈密瓜配方施肥试验,研究哈密瓜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哈密瓜产量(Y)与氮(N)、磷(P)、钾(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哈密瓜最佳施肥量为N298.94 kg/hm~2、P_2O_5145.49 kg/hm~2、K_2O 60.90 kg/hm~2。在该施肥水平下,哈密瓜的产量最高为42 958 kg/hm~2,N、P_2O_5、K_2O最佳施肥比例1∶0.48∶0.2。  相似文献   
2.
双季哈密瓜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蔬菜》2018,(9):41-43
为了进一步提高哈密瓜的种植效益,减轻夏季高温酷暑给植株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对比了传统哈密瓜套种棉花或高粱的种植模式后,2013年吐鲁番地区探索成功了一年双季哈密瓜的种植模式,取得了缩短种植时间,延长上市期,减轻病虫危害,避免后期植株早衰及降低人工成本等良好效果,同时创新出品种选择、合理播期、严格蹲苗、高温晒垡、病虫防治等一套适合双季瓜生产的栽培措施,为双季瓜的增产增收及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1 品种选择 哈密地区种植哈密瓜在品种选择上除考虑市场销售以外,应考虑种植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佳、耐贮运、适应性广的中晚熟品种为主。 1)香妃密(新密15号)。中熟品种,全生育期95天,果实发育期40天,植株生长势中等,抗病  相似文献   
4.
5.
《河北农业科技》2005,(8):15-15
1 多抗3号。该品种2003年被农业部、科技部评为“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列为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研究项目,以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为显著特点。株高50~60厘米,叶球为直筒合抱型,单株最重可达12.5公斤,外叶深绿色,叶长55厘米,宽35厘米,净菜率高,品质优良,适口性好,耐贮藏,生长期80天左右。高产,一般亩产24000公斤以上。采用半高垄直播,喜肥水,亩施有机肥4000~5000公斤,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每亩留苗2200株。张家口、承德一带7月下旬播种,唐山可于立秋节前5~7天播种,保定以南于立秋前后2~3天播种。适合全国各地种植,由于地区气候的差别,请参照当地气候条件及习惯适时播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下跌,农技推广部门不断探索新的增收措施,瓜棉套作以1份土地2份收成的显著增收效果而成为一项重要的增收措施。2002—2004年在吐鲁番地区迅速推广普及,种植面积达4000hm^2,平均每hm^2产商品哈密瓜1.8万kg,产值2.16万元,每hm^2产子棉4500k,相当于单作棉花产量水平,产值1.89万元,合计年产值4.05万元。本项技术于2004年7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防治霜霉病的主要药剂一直是甲霜灵、乙膦铝、杀毒矾、霜脲氰等。由于产品本身的技术原因和使用方面的原因,病菌对上述药剂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效逐年降低,只有通过加大使用剂量的办法来保证防效。这样一方面增加了用药成本,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对作物安全性的问题,如施药后作物生长受到抑制、叶片老化等。  相似文献   
8.
良种推介     
《北京农业》2009,(12):53-62
<正>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联系地址:北京2443信箱(西郊板井)邮编:100097技术咨询:010-51503038 51503056销售热线:010-51503042 51503043 51503157 51503158新3号白菜中晚熟一代杂种,生长期80天,株型半直立,生长势较旺,株高50.0厘米左右,开展度75.0厘米,外叶色较深,叶面稍皱,叶柄绿色,叶球中桩叠抱,球高33.0厘米,球宽19.3厘米,球形指数1.7,结球速度快、  相似文献   
9.
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viticola(Beret Curtis)BerletdeToni)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所有种植葡萄的地区几乎都有发生。此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以河北、山东等省发病严重。它主要危害葡萄植株的叶片,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叶片干枯、脱落,还可以引起枝梢扭曲,植株生长发育受阻,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重者减产达80%以上。为了筛选更有效的防治药剂,防止产生抗药性,健全杀菌剂对病害的毒力资料,本文对多种杀菌剂进行室内外药效测定,旨在为有效地防治葡萄霜霉病提供基础性资料,为指导田间施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