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164篇
农作物   3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发生在叶部,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出现退绿斑点,以后形成鲜黄的粉疱,即复孢子堆。复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斑,即冬孢子堆。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水稻叶鞘腐败病在北安市的发生状况,危害症状,从形态、颜色说明了叶鞘腐败病的危害特点。总结了该病的发生条件和规律,提出选用无病种子、种子消毒、消来菌源、加强肥水管理等预防措施,田间防治上提出先防飞虱、螟虫等传播昆虫;发病初期.喷比艳、多菌灵、苯来特杀菌剂防效可达70%-80%;在苯来特中加入定量的杀虫剂如乐果、杀螟松.防效可迭80%以上。  相似文献   
3.
范仲先 《新农村》2014,(1):24-25
1.特征与习性 何首乌为蓼科属多年生缠绕性草今植物,藤茎长2~4米,多分枝,茎红色,叶互生,基部卵状心形,尖端渐尖,全缘,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长5~9厘米,宽3~5厘米,叶柄基部有膜质叶鞘抱茎,花小而多,白色,腋生或顶生,  相似文献   
4.
棕榈科植物大王椰Roystonea regia,因其较高观赏价值和优秀抗台风能力,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被广泛用作园林绿化树种。但由于其叶片掉落而伤人损物的事件频发,大王椰的安全问题引起多方关注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分别从大王椰自身的不安全因素角度和潜在的人员财产危害角度,将安全隐患进行梳理和分类。针对最普遍和潜在危险最大的现存成年大王椰树叶掉落风险,提出3种应对措施——隔离、修剪和捆绑叶鞘。通过比较各措施的应用场景和特点,提出因地制宜选择相应措施,推荐使用棕绳绑扎叶鞘方式的建议。此外,进行了将安全清除的枯死大王椰树干应用到园林花境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利用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野生资源,本研究从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地区共采集了1 723份野生披碱草属种质资源,通过表型特征观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共鉴定出了990份野生老芒麦种质,246份垂穗披碱草种质,并测得老芒麦的DNA含量在5.86~7.30 Gb之间,平均DNA含量为6.66 Gb;垂穗披碱草材料的DNA含量在9.50~10.36 Gb之间,平均DNA含量为9.97 Gb。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北、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的部分野生老芒麦材料在苗期基部叶鞘出现了绒毛,分析发现该表型出现的概率与经度和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海拔、年年均气温以及年平均降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表明老芒麦苗期基部叶鞘绒毛的有无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可能是老芒麦种质应对不同环境类型的适应性机制之一。本研究为老芒麦的形态鉴定提供了新的依据,为老芒麦种质资源挖掘和育种应用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6.
龙梦玲 《广西植保》2007,20(1):30-31
水稻叶鞘腐败病最早于1922年首次记载于我国台湾省[1].此后,在日本、南亚、东南亚各产稻国也相继有发生报道[2].该病是继水稻稻瘟病之后,又一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病害[3].本病主要引起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米质变劣,一般流行年份减产10%~20%,严重的可高达50%以上,有的甚至绝收.近年来,有关水稻叶鞘腐败病的研究报道较多,特别是在发生特点、防治等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7.
花期低温对水稻叶鞘生理及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条件下,以耐冷性不同的2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龙稻5(耐冷型)和龙粳11(冷敏型)为材料,于开花期在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15℃,分别持续1,2,3,4,5 d)处理,研究开花期低温对不同耐冷性水稻结实率及叶鞘膜透性、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2 d时,龙稻5和龙粳11的花粉活力分别下降了8.21%和16.1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低温处理3 d后,龙稻5的结实率下降到99.90%,与CK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低温处理1 d后,龙粳11的结实率下降到60.04%,与对照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低温处理提高了水稻叶鞘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处理5 d时各指标达最大值,与CK相比,龙稻15和龙粳11分别提高了38.01%和20.77%、25.06%和84.85%、25.82%和23.63%。同时低温处理也提高了叶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处理3 d时酶活性达最大值,龙稻15和龙粳11分别较CK提高了10.57%和14.90%、86.26%和68.71%、17.73%和28.25%。综上所述,开花期低温引起水稻叶鞘膜脂过氧化程度升高,但也诱导水稻叶鞘抗氧化系统开启、保护酶活性上升以抵御低温伤害;开花期低温导致水稻花粉活力降低并引起结实率降低,耐冷品种较冷敏品种抵御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甘蔗叶鞘剥离过程弹性齿运动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弹性齿运动状态的分析阐述了弹性齿在叶鞘撕裂和剥离过程中的作用机理,采用ADAMS软件对弹性齿与甘蔗茎秆的接触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剥叶滚筒中心距及弹性齿与甘蔗茎秆之间的相对速度变化对叶鞘撕裂和剥离产生的影响。利用物理样机进行剥叶滚筒中心距单因素试验和剥叶滚筒转速单因素试验对运动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并通过高速摄影对仿真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剥叶滚筒中心距为310 mm,弹性齿与甘蔗茎秆接触时刻,y轴方向的线速度差为3.91~5.87 m/s时,弹性齿可沿茎秆表面向下滑动,有利于叶鞘沿着纤维方向撕裂,x轴方向的线速度差为4.61~7.54 m/s时,弹性齿在甘蔗轴线方向可以持续滑动,有利于对叶鞘造成刮擦脱离,综合剥叶效果为含杂率低于7%、茎秆折断率低于15%。弹性齿与茎秆分离时刻,由于弹性恢复产生线速度突变,相对速度差增大4~5倍,有利于将叶鞘从茎秆上撕扯脱落。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的力学特性测试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1,他引:37  
对玉米秸秆的茎叶连接力、叶鞘的抗拉特性和茎秆、叶鞘的抗冲击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力学特性是玉米秸秆的固有特性,具有统计规律性。茎叶连接力为O.7~16N,叶鞘抗拉力为3~21N,叶鞘抗冲击能量为0.5~3.8J,茎秆抗冲击能量为2.3~42.8J。并对影响这些特性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叶鞘对杂交水稻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选取4个杂交水稻品种,研究了其基部节间包鞘及去鞘的抗折力差异和基部节间叶鞘的包茎层数、包茎厚度、存活数量及其与节间包鞘抗折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部节间包鞘的抗折力是去鞘的1.4~1.9倍,去鞘后的抗折力较包鞘的降幅24.3%-46.8%,叶鞘在齐穗期对抗倒性弱的品种影响大,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