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品种是农业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经组织专家验收;参加广东省抗青枯病桑树一代杂交组合品比试验,于1994年3月17日通过广东省桑、蚕品种审定小组审定,认定桑抗一号在参审组合中抗青枯病力最强,叶质较好,但产桑量稍低,建议可在青枯病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过老叶、适熟叶、过嫩叶三种叶质进行二回育与普通育比较,结果5龄经过过老叶区较适熟叶长,过嫩叶区较适熟叶区短。四回育5龄经过时间长于二回育,产茧量过老叶四回育较适熟叶低,二回育较适熟叶稍优。过嫩叶则明优于适熟叶,过老叶明显低于适熟叶。二回育与四回育比较,过嫩叶、适熟叶四回育较二回育优,过老叶二回育较四回育优。茧质方面,过老叶显著低于适熟叶,过嫩叶显著优于适熟叶,过老叶与过嫩叶二回育均比四回育优,适熟叶二回育较四回育稍差。  相似文献   
3.
不同倍数体桑品种秋季叶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四倍体、三倍体和二倍体桑品质进行生物学鉴定,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7个桑品种在蚁蚕绝食生存率、茧质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蚁蚕绝食100小时后的生存率经统计分析,不同倍数体之间有显著差异;(2)不同倍数体桑品种饲养成绩以三倍体桑的全茧量、茧层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张霞 《西北园艺》2014,(5):28-28
<正>抱子甘蓝,又名芽甘蓝、子持甘蓝,以鲜嫩的小叶球为产品,外观玲珑可爱,叶质柔软,碧绿诱人,适宜清炒、凉拌、火锅配菜、腌渍等。原产地中海沿岸,引入我国后成为时兴的特菜。现将其越冬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播种育苗8月上旬育苗,选用优质大田土6份、土杂肥4  相似文献   
5.
为在本地原蚕区选育和推广优良桑品种,采用生物试验和化学分析的方法,对几个新选育的桑品种进行了叶质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Su-T4在5龄蚕生长发育(龄期经过、蚕体重)、虫蛹生命力(结茧率、健蛹率)、茧质成绩(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及制种成绩(产良卵数、卵粒重)等方面都接近或超过了对照品种,是属于叶质特别优良的桑品种。  相似文献   
6.
朱虹 《中国蚕业》2005,26(2):33-34
桐乡市是蚕茧及小桑苗重点产区.多年来在晚秋期利用农村空余劳力以及优质的桑叶等有利条件,合理饲养晚秋蚕已成为本市蚕农下半年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且晚秋蚕茧的稳产高产也使蚕农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在2004年晚秋蚕饲养期间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晴燥干旱气候,据市气象部门资料记载,从9月22日至10月底基本晴燥无雨(降雨量只有2.4mm),与常年同期120~130mm相比属严重秋旱年份,气温也比常年同期偏低2℃左右,从而导致了晚秋桑叶老化提早,干枯明显,叶质较差,这给全市2万多张晚秋蚕种的顺利饲养带来了很大难度.然而,由于晚秋蚕种饲养相对集中于桑苗产区,且这些乡镇近年平土改桑面积大,仅崇福、同福、高桥、凤鸣4个乡镇晚秋饲养蚕种占全市的77.7%,园区桑园面积达2170hm2,占总桑园面积的69.3%.园区桑园对抵御秋旱危害起到了明显作用,有力地保证了晚秋蚕的稳产高产.全市晚秋蚕平均张产达到40kg,崇福、高桥、同福、凤鸣等4个重点乡镇共饲养晚秋蚕种18379张,平均张产40.5kg,比非重点乡镇高2.21kg.为此,笔者对晚秋蚕4个高产乡镇进行调查与探讨,现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7.
与众多的君子兰品种相比,缟兰是非常特殊的品种,俗称“金丝兰”、“道兰”、“彩兰”。其叶面不仅有绿色线条,还有黄色、白色、灰色线条,深浅不一的各色线条相间组合,使叶面绚丽多彩,一眼望去赏心悦目。缟兰并不是一类新品种,我国很早就有,只是长期以来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很慢。而在国外缟兰早已是君子兰中公认的珍品,在很早以前国外出版的君子兰专刊中,就有过详细的介绍。缟兰除了叶面的花道以外,按我国对君子兰的鉴赏标准来观察,其特点是:宽、短、圆、亮,彩道分布均匀,对  相似文献   
8.
更正启事     
《广西蚕业》2010年第3期《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叶质养蚕测试分析》因工厂排版失误致使表1内容与表3内容重复,现表1更正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栽植后可连续收获10年以上,因此,在栽植前选择适宜的品种非常重要,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选用优良桑树品种,不仅能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而且能增加蚕农收入。桑树分为叶用桑和果用桑。采叶养蚕的称为叶用桑,采桑果的称为果用桑。叶用桑应选用产量高、叶质优、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的优良桑品种。目前,我国常用优良桑品种很多,云南省各蚕区要选择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现将适宜云南省不同蚕区栽培的桑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桑苗繁育     
张泽 《云南农业》2015,(2):72-73
<正>桑苗繁育方法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用桑籽播种育成苗木的方法称为有性繁殖,育成苗称实生苗。实生苗直接栽植长成树称实生桑。实生桑不易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大多表现为产叶量低、叶质差,因此不宜直接用于栽桑养蚕,一般实生苗大多用作嫁接苗的砧木。有性繁殖的优点是方法简单、育苗时间短、便于大量繁殖。实生苗根系发达,生长旺盛,耐旱耐瘠,适应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