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蚕桑茶叶通讯》2003,(2):13-13
福建省农科院土肥所承担的“药 (食 )用菌发酵茶研制研究”项目 ,将茶与药 (食 )用菌有机结合 ,以茶叶为主要培养基质 ,接种药 (食 )用菌种 ,按固体发酵工艺培养 ,研制出灵芝、猴头菇、茯苓和冬虫夏草等药 (食 )用菌发酵茶。产品兼有茶和药 (食 )用菌的品味和特色 ,在色泽、形状、茶水汤色、味道、化学成分等方面有别于茶、药 (食 )用菌以及由茶和药 (食 )用菌配制茶。专家认为 ,研制成功的药 (食 )用菌发酵茶 ,大大提高了中、低档茶等的附加值 ,能增加茶农收入 ,丰富茶饮品种类 ,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药(食)用菌发酵茶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2.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有别于其他茶类最显著的品质特征是具有自然、幽雅的花香,香精油含量高,冠于其他茶类(窨花茶除外)。福建是乌龙茶的发祥地与主产区,乌龙茶加工工艺主要有两种类型,即闽北工艺与闽南工艺,闽南传统乌龙茶以花香浓郁而倍受青睐。但是近些年来,乌龙茶加工出现一些单纯追求外形色绿、内质绿叶绿汤的现象,甚至追求“越绿越好”,  相似文献   
3.
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Ames试验及其品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乌龙茶制成的乌龙型灵芝发酵茶进行Ames试验,以进一步测定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食品安全性,并与乌龙茶生化成分、感官审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乌龙型灵芝发酵茶对TA97、TA98、TA100和TA1024株试验菌株无诱导致畸变作用.生化成分分析表明: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水浸出物、粗蛋白、咖啡碱、多糖、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的含量比乌龙茶高13%、21%、16%、78%、110%、131%和157%;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比乌龙茶低59%.感官评审表明,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品质特征明显优于乌龙茶.  相似文献   
4.
Miang茶是泰国北部地区居民一类传统日常食用的腌茶,是一种将茶树鲜叶通过腌制发酵的方法制得的食品.文章回顾了该茶的历史,论述了该茶的采摘与加工工艺,简述了亚洲相关国家如中国、日本、老挝、缅甸等地的腌茶,论述了Miang茶在泰国北部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经济价值.探讨了这种天然的发酵类茶的化学成分和微生物种类及相关菌群对人体健康的益处.最后论述了该茶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Miang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巩志 《中国茶叶》2008,30(1):36-37
自古有“闽中茶品天下高”之称,而闽茶以武夷产者声名为最著。在明末清初以前,武夷之茶,都称“武夷茶”而不能称“武夷岩茶”。武夷岩茶顾名思义是在大山岩或岩石上所生的茶,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前者包括蒸青团饼茶,炒青和小种红茶,后者是专指乌龙茶(青茶)类,即在武夷生产加工的半发酵茶。昔时武夷茶充为贡品,世界茶叶市场上概以武夷(Bohea)为中国茶叶代称,今以武夷岩茶(乌龙茶类)品质优异,脍炙人口,声振中外。武夷所产之茶却有武夷茶与武夷岩茶的区别,它有两种不同含义,是不能混淆的。  相似文献   
6.
一、广东陈香茶概念广东陈香茶属后发酵茶,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发的新产品。其香味品质优良,具有广东茶树品种和工艺特色,故名广东“陈香茶”。  相似文献   
7.
绿茶的种类及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绿茶 绿茶是中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又称不发酵茶。将茶树新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二三酉度的热锅里炒制,经杀青、揉拧、干燥等典型工艺制成。冲泡后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还具有香高、味醇、形美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将茶叶、豆粕、玉米混匀后经微生物发酵制得发酵茶饲料,为了研究发酵茶饲料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55周龄的新杨黑羽蛋鸡43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以5%、10%发酵茶饲料替代基础日粮进行饲喂,正试期8周。结果显示:饲喂2周后,产蛋率表现为10%茶饲料组>5%茶饲料组>对照组;平均蛋重则相反。饲喂3周后,料蛋比表现为对照组>10%茶饲料组>5%茶饲料组;相比于对照组,5%茶饲料组的产蛋率显著提高且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10%茶饲料组的产蛋率显著提高且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6周后,10%茶饲料组的蛋清浓蛋白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8周后,10%茶饲料组的蛋清浓蛋白比例显著低于5%茶饲料组,且稀蛋白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5%、10%茶饲料组的蛋黄胆固醇及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综上,5%发酵茶饲料能够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朝鲜蓟发酵茶泡制工艺。结果表明,朝鲜蓟发酵茶的最佳泡制工艺为冲泡时间22 min,加水量243 mL,冲泡水温86℃,粉碎度40目,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90分。通过ABTS法和DPPH法检测表明,朝鲜蓟袋泡茶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甘薯茎尖脱毒快繁技术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建立更为有效的甘薯茎尖离体脱毒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体系,选用不同品种的甘薯对外源激素浓度、初次继代转培时间、自来水替代蒸馏水、白糖替代蔗糖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添加外源激素6-BA 0.5~1.0 mg/L和NAA 0.05~0.2 mg/L的MS培养基为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茎尖接种后13~20天进行初次继代转培为最佳时间,成苗率最高达74.3%;继代快繁过程中用白糖替代蔗糖、自来水替代蒸馏水,成苗率可达到90%;脱毒苗在生产试验中优势明显,增产幅度为5.2%~6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