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0):104-106
运用查阅文献、分析、总结归纳的方法,系统地梳理了我国有关传统文化保护模式的研究文献,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模式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探讨今后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模式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厦门九成原生红树林遭破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日厦门结束举行的2007中国民间湿地保育论坛上,中国生态学会红树林学组执委会副主席、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王文卿呼吁,应尽快改变我国目前的红树林湿地保护模式,将红树林附近的林外滩涂、潮沟系和浅水水域等区域也纳入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3.
晋中太行山区生态修复模式及其相关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封育保护,是实施生态修复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近年来晋中太行山区开展水保生态建设的实践,将生态自然修复归结为圈养舍饲—封育保护、生态移民—封育保护、燃料替代—封育保护3种基本模式,并对土地承载力、区域限养量、代燃保证率等相关指标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理标志保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地理标志的保护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论述了国内外地理标志保护的模式;从数量、产品类别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当前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对地理标志保护的发展现状,剖析了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地理标志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屡遭破坏、传承困难、濒临消亡的现状,形势严峻。对此云南省做了大量的保护与抢救工作,开始探索以法律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举办了各种文化艺术的展演活动,弘扬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成就显著。通过研究发现,应该更进一步构建"政府主导、法律主治、公众参与"的综合保护模式,以期促进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方位落实。  相似文献   
6.
7.
旋毛虫种属鉴定及分子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叙述了旋毛虫种属的发现、鉴定及进化过程。同时对种属鉴定方法、系统发育、地理分布和分类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回顾,特别阐述了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对种属鉴定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旋毛虫种属现已扩大到9个种,3个分类地位尚不明确的基因型。因此,笔者提供了一些种属鉴定和进化关系的信息,明确分类法、诊断、系统分类、生物地理、生物历史、微观和宏观进化关系。从而为病原学、临床诊断、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宁多  李国庆  董向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99-21901
探讨了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历程与保护意义,介绍了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的调查与理论研究情况,将我国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划分为整体原貌保护、更新利用保护、异地迁建保护、仿古开发保护、地产开发保护5种模式。指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政策法规不健全,保护措施滞后;领导决策盲目,轻视专家意见;只顾眼前利益,不讲可持续发展;缺乏资金,管理混乱;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缺乏较高的保护意识。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强调要完善法规体系与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宣传教育力度,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村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理论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信息化时代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部分,个人信息的使用与处理也已经走向信息化,从而出现了一些个人信息的泄漏,这种现象的出现使个人信息从而遭到而已的使用和篡改,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法律保护模式的实施和法律制度的产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个人信息的相关意义以及现阶段我国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模式以及法律制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林业资源管理》2017,(2):16-22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野外灭绝物种。概述了我国麋鹿迁地保护种群的繁育现状、迁地保护取得的成绩,发现迁地保护存在遗传多样性贫乏、疾病影响严重、有效种群少、种群密度大、栖息地状况不佳、缺乏天敌,以及缺乏种群管理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及规范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这种失而复得的特有物种,提出了应进一步规范麋鹿保护模式,建立健全全国监测网络平台、迁地保护管理体系、健康监测技术及评估体系等,并建议实施全国统筹输出及基因交流管理,提高迁地保护场所目标种群的数量,扩大有效种群的建立,以及建立更多麋鹿自然保护区、制定狩猎制度及社区共管方案、发展生态旅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