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而向死,生与死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回避的终极问题。各种文化对死亡的看法也是不尽相同的。佛教和心理学中关于生死的思想是"灵性"文化与"科学"文化关于这一问题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贝叶棕(Corypha Umbraculifea Linn)是棕榈科贝叶棕属的一种常绿乔木,原产亚洲热带的印度、斯里兰卡等地,树干高大、雄伟,树干笔直,浑圆,没有枝桠,树冠像一把巨伞,叶片像手掌一样散开,给人一种庄重、充满活力的感觉,是热带地区绿化环境和极具佛教文化神秘色彩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3.
杭州太平山生态养生旅游区开发项目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是该区加快浦阳江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一环,目的是充分发掘该区太平山区域内的山林资源、水文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加以开发、整合、保护,通过总体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建成一个集禅宗文化、中医养生、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此项目计划投资15亿,分三个阶段建成,由杭州太平山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开发。近日,此项目投资方与萧山区浦阳镇政府正式签约。  相似文献   
4.
峒山位于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拥有国内闻名的古铜镜、古佛教文化建筑群落,以及麦秆画、农家戏曲等非物质文化资源。自2009年5月启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社区规划以来,该村积极实施硬件建设、软件建设、项目建设三大工程。尤其是峒山新社区着力发展大产业,目前已签约11个实体项目和1个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总投资达到8亿元。  相似文献   
5.
百佳茶馆     
近年来,中国茶馆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整体处于上升、发展的时期,是一个进步的朝阳产业。中国茶馆业对茶产品消费有重要的拉动作用,与旅游业关联度较强,项目开发空间较大,是茶文化事业和休闲产业的重要窗口。近几年,一些茶馆不再只是泡茶,而是渐渐增加专业沙龙、茶艺培训、旅游定点等新业务,不但丰富了产品功能,时间的利用等方面也有所突破,将茶与佛教文化、饮食文化,以及音乐、表演甚至房地产等各产业结合,  相似文献   
6.
悟通真佛     
嵩山圣地,海内闻名。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法轮亘古,佛光普照;三教荟萃,古奥神奇;悠悠岁月,风云滚滚。穿过历史的天空,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曾经涌现了多少名垂青史的人物,曾经发生过多少气吞山河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核心是地藏信仰, 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传统文化不断融合, 对当地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九华山佛教文化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要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8.
自从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佛教文化不仅对中国人民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汉语词汇的丰富完善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随着佛经事业的兴盛,佛教的借词和译词对汉语词汇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佛教借词进入到了汉语之中,同时佛教译词也大量增加,汉语的复音化进程加快。本文试以《大唐西域记》中的佛教词语(不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为例,简单地论述与佛教有关的一些用语,汉语词汇对佛教词语的译借情况,佛教词语对汉语构词法的影响,以及佛教用语和全民汉语词汇的融合情况等。  相似文献   
9.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宗教性、思辩性和融合性的文化精神内涵,及丰富的象征性形式语言.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深厚积淀的传统佛教文化亟需找到和当代社会相融合的出口,才能摆脱孤立化、世俗化、商业化的误区.结合武汉归元寺地区改造项目的前期策划,探讨了如何通过“源于文化,成于产业”的产业化策略,得出佛教文化在当下新的诠释,并找到其和社会发展的融合之道,以期为国内其他城市在更新过程中佛教文化和当代社会的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齐鲁渔业》2012,(1):55-55
1金鱼佛教文化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创立于古印度。西汉末,自印度传人中国;东汉初,在封建统治阶级中间流行;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隋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金鱼源于晋、盛于宋。佛经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不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