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8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窦炎CT冠状位影像对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50例慢性鼻窦炎筛漏斗的CT冠状位影像表现与鼻内窥镜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位CT显示筛漏斗受阻的病变和解剖变异有;钩突异常36例,筛泡过度气化14例,鼻中隔高位偏曲6例,中鼻甲病变7例。该结果基本符合鼻内窥镜所见。结论:鼻窦炎冠状位CT扫描能清楚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并可确定病变类型和范围,从而准确指导手术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纵隔精原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纵隔精原细胞瘤1例的CT表现。结果:纵隔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为前上纵隔形态不规则实性肿块,可明显强化。结论:纵隔实性肿瘤难以定性时,应考虑到精原细胞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部CT反晕轮征(RHS)在肺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胸部CT有反晕轮征3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CT特征和最后诊断。结果:非感染性肺部疾病21例:肺腺癌9例,机化性肺炎5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4例,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后机化性肺炎1例),肺栓塞2例,韦氏肉芽肿1例,肺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肺癌射频治疗后1例,肺癌放疗后1例,干燥综合征1例。感染性肺部疾病11例:肺结核7例,肺侵袭性真菌病4例。单个肺部病灶的9例(28.1%),多发性肺部病灶23例(71.9%)。结论:RHS可见于多种肺部疾病,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不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严重度的CT平估.方法 53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AP患者的CT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CT严重指数(CTSI)分级.结果 本组53例中0~3分33例,4~6分16例,7~ 10分4例.结论 CT检查对胰腺炎的诊断,确定坏死的部位、范围及临床的分型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62例经手术切除、痰检、纤支镜活检、穿刺组织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胸部平片及CT片的表现,并总结各型病变的影像特征。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可分为孤立结节型、弥漫型(多发结节型)、肺炎型(弥漫实变型),大部分病例均有支气管充气征和(或)空泡征。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表现为多样性,对各型征象的表现进行细致的分析,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平面重建对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急性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行螺旋CT平扫.12例同时行平面重建CT检查。结果:本组病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受伤部位分别为近端胫骨6例.肘部2例.肩2例.髌骨1例.腕舟骨1例.耻骨支1例.腰椎椎体1例.颈椎1例。结论: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能早期确诊隐性骨折,若急性外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严重.X线平片又未发现有明确骨折征象者,于X线检查后行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应为最佳的检查手段。结合轴位及多平面像.可提供诊断信息.有助于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7.
自1977年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成功之后,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常规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好、病人康复快等特点,为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但该治疗方法在术后的并发症如血管路径并发症、低血压反应、心律失常、急性心包填塞、支架内血栓形成、造影剂肾病(CIN)等亦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病人进行鼻窦与头部CT横断扫描和(或)冠状扫描。结果:9例全部累及鼻腔,其中8例侵及筛窦,3例侵及上颌窦,4例侵及眼眶和颅内脑组织。其CT主要表现为鼻腔上部软组织肿块影,易侵及筛窦、上颌窦甚至眼眶和颅内脑组织,同时伴有侵及部位的骨质破坏。结论:CT对典型的嗅神经母细胞瘤能作出准确的诊断,对肿瘤的分期也有很大的价值;但对表现不典型者需与其它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NPC)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CT检查能有效地显示其侵犯的部位、途径、范围及程度,为肿瘤分期及确定放射治疗剂量和范围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76例鼻咽癌转移的CT表现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收集1997年1月~1998年10月间经病理证实的NPC89例,其中有转移者76例,年龄17~78岁。临床表现主要有鼻塞、鼻衄、耳鸣、头痛、复视或视力下降、凸眼及颈部包块等。CT机为GEMAX-640型,常规取病人仰卧、颈部过伸。扫描范围从硬腭水平到鞍上池水平,层厚5mm,层距5mm。2 …  相似文献   
10.
肝豆状核变性(hepatuleniculardegeneration,简称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国内用CT及MRI诊断本病的脑部病变已有报道[1~3],为进一步积累经验,作者把所遇的6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8~40岁。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锥体外系症状体征,K-F环均为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清铜蓝蛋白降低,血清铜氧化酶降低(<0.1个光密度单位)。B超示:肝大,肝实质回声增强。其中1例经青霉胺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3例有家族史。CT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