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379篇
农学   222篇
基础科学   68篇
  31篇
综合类   1298篇
农作物   94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89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2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5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象耳豆根结线虫的危害日益严重.为筛选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辣椒种质,本试验利用种属特异性引物对根结线虫病原物开展分子鉴定,确定为象耳豆根结线虫.接着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对10份一年生辣椒种质和10份中国辣椒种质进行象耳豆根结线虫抗性鉴定,计算根结指数和卵粒指数,并通过比较隶属函数,发现其中3份辣椒种质对象耳豆根结线虫表现为高抗,抗病性最强的是L518M和L525-1M,L42M次之;10份表现为中抗;7份表现为感病,抗病能力最弱的是L69-1M;未发现免疫品种.本研究发现中国辣椒种质的抗病性整体高于一年生辣椒,是重要的抗病种质来源,可用于象耳豆根结线虫抗病育种和后续抗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3.
4.
5.
亚洲幼象的驯化饲养及长途运输段文武(长沙动物园410003)1990年5月我国决定从上海动物园购进一头幼龄公象,当日寸这头小象只有11.个月,还没有断奶,5月底我们到上海,与上海动物园的同志一起对小象进行了断奶,通过驯化饲养,最后用汽车经过二天M夜,...  相似文献   
6.
一、选地与选茬1、选地:选择湿润保水保肥排水良好地表干净的平川地,旱情严重要选二洼地,但必须能排涝,有条件的选择距水源比较近的地块,能灌溉或打井灌溉,不宜选择黄土岗、山坡地,土质特别肥沃的地区应选中等肥力的地块种亚麻。  相似文献   
7.
亚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纤维,种子等是防治工业,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齐齐哈尔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的高寒地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种植亚麻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现将高寒地区种植亚麻的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3主要牧草栽培利用技术3.1赣选1号黑麦草赣选1号黑麦草属高蛋白越年生禾本科牧草,是江西省草地工作站育种工作者培育的黑麦草新品种。较一般黑麦草鲜草产量提高19.18%~105.24%,粗蛋白质含量提高34.1%,氨基酸含量提高33.33%,种子产量提高40%以上。该草生长快,再生能力强,抽穗成熟一致。耐寒、耐酸、耐瘠、抗病虫、适应性强,各种土壤均可种植,最适宜中等肥力的沙壤土生长。3.1.1主要栽培技术。3.1.1.1整地。地应整平,土块要细,施足基肥,每667m2(亩)施猪、牛粪2000~3000kg,同时施50kg钙镁磷肥。3.1.1.2播种及管理。秋播9月中旬至12月下旬均可…  相似文献   
10.
苦皮藤素微粉剂对玉米中玉米象种群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苦皮藤素微粉剂1和微粉剂2以不同的浓度混入玉米中,当使用剂量为1000mg/kg时,对玉米象成虫的种群繁殖抑制率分别为96.66%和96.02%,能有效控制玉米象成虫的危害,但对幼虫和卵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