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春季万物萌生,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正是调养身体五脏的大好时机。春天五行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按照中医"四季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补五脏应以养肝为先。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春季养生应遵循养阳防风的原则,因此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  相似文献   
2.
郭正学 《农家顾问》2001,(10):56-56
祖国医学治病用药,讲究忌口.忌口的目的是避害就利、调摄饮食、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在忌口中,除一般要求避免饮食辛辣炙爆、肥甘厚腻、腥臊异味等刺激性物品外,还要重视以下几方面. 1、根据人体五脏的生理特点和五脏间的相互影响来确定食物酸、苦、甘、辛、咸五味禁忌人体的五脏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具有相互滋生促进、相互制约关系.《黄帝内经》上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的医理,长期以来人们都遵循这些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3.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往往反复发作,难以治愈。陈新宇教授提出运用内经“五脏整体观”理论分析病因病机,指出咳嗽不仅与肺相关,肾虚、脾湿、肝火均可引起咳嗽。临床治疗中陈教授多用伤寒原方加减,文中以桂枝汤、小陷胸汤、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为例,系统阐述了陈新宇教授在咳嗽治疗方面的经验心得。  相似文献   
4.
“珍珠湾”与“茶桌子”应邀出任《厦门作家通讯》的主编,报纸虽小,五脏俱全,再说读它的人都是文字高手,挑刺的行家,因此一意孤行不敢怠慢。光是《稿约》里各栏目的名称,就推敲再三,好比给儿子取名一般。抓来协会主席陈元麟、秘书长王永盛、副秘书长雷霆等人煮茶论芳名。有人搬出兄弟省市的刊物参考,结果大跌眼镜,一家更比一家官样,最好的不过是矫情的“文坛风景线”,想不出更好的,那就借用一下吧。不过副刊的芳名总不能也借用吧,于是七嘴八舌,突然有人蹦出“珍珠湾”,哈哈,妙不可言,“珍珠湾”是厦门文联所在地“曾厝土安”的谐音,当年给曾…  相似文献   
5.
《广西蚕业》1996,33(1):63-63
桑果又叫桑椹,其含有丰富的果糖、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及果酸、果胶、天然色素等多种营养物质。鲜食时味酸甜、清香可口,入药可利五脏关节、滋阴补血、润燥生津,果汁加工成饮料是纯天然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6.
7.
《农村实用技术》2014,(6):63-63
民间常说夏天是“苦夏”,为什么称为苦夏,也是因为夏天多吃“苦”味的东西有利于五脏六腑的“五行”运做。一起来看看适合立夏甚至整个夏天的食物。  相似文献   
8.
由于畜体五脏各有喜恶,故表现盼证候不同,而治疗法则也就各异。随证而立法,据法而处方,则方剂自然适应灵活,在治疗上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笔者下面就临床上根椐畜体五脏喜恶不同进行辨证用药的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鹌鹑属于鹑鸡类,雷鸟科动物,形如鸡雏,头小尾秃,背部茶褐色,腹部赤白色。我国很早就知道鹌鹑是美味佳肴,并发现鹌鹑的肉和卵是高级滋补品,被誉为"动物人参"。吃鹌鹑能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热,主治泻痢、疳积,有养肝利肺、通利九窍的工效。鹌鹑以其饲料报酬高,产蛋多,性  相似文献   
10.
丘墟穴(GB40)穴出自《灵枢.本输》:"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别名:坵墟,属足少阳胆经,为胆经之原穴。胆经原穴为六腑之一胆的原气留止的部位,因此脏腑发生病变时,就会相应地反映到原穴上来,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因此本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