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23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4篇
  35篇
综合类   1514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字4号是四川新胜茶场选出的甜橙(CitrusSinensis)优良单株,具果大、质优、少核、晚熟、较耐低温等综合优良性状。特别是单胚率高而稳定,1990—1992年镜检,单胚率分别为98.15%、95.6%、97.7%。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茶树不同种植密度与茶树骨架形成、分枝结构、蓬面结构三大要素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1)随密度上升主干粗度、一、二级分枝粗度下降;2)分枝角度随密度上升而变小;3)随密度上升,小桩数随之增加,其它因子与之呈负相关。由于密度上升后,群体结构的光合面积增大,碳水化合物积累增多,而产量上升。选用合理密度与排列组合时,可用回归方程计算。  相似文献   
3.
本新种系作者以节节麦(Triticum tauschii,DD,2n=14)作母本,与森林黑麦(Secale sylvestre,RSRS,2n=14)杂交,经染色体加倍而合成的双二倍体,其染色体组为DDRSRS,2n=4x=28。本文详细描述了该新种的形态。考虑到Krolow在1973年合成过类似的双二倍体,因此将本新种定名为Triticale rolowii(克氏小黑麦)。  相似文献   
4.
梨锈病的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8~2001年对豫东地区梨树锈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进行药剂防治试验,试验表明采用5度石硫合剂、0.3%五氯酚钠铲除冬孢子角的效果均达98%以上。在生长期中,以25%的粉锈宁1000倍液防效较好,不同喷药次数和时期的防治效果表明,喷3次和早喷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申济丰 《中国家禽》2004,26(6):43-45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本病是由肉毒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由于天气干旱少雨、湖泊水浅,鸭群在放牧时,吞食了一些腐败的含有大量肉毒梭菌、绿脓杆菌等的鱼类和小动物尸体,或投喂了被肉毒梭菌污染的饲料,而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呫吨酮并吡啶衍生物9-(2-吗啡啉乙酰胺基)-7H-吡啶并[4,3-c]呫吨-7-酮(XP-15)对BEL-740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细胞形态学和克隆实验观察XP-15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高剂量的XP-15能明显抑制BEL-7402细胞增殖(P<0.05);对BEL-7402细胞克隆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XP-15作用后,BEL-740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结论:XP-15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研究了4种柱花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参与氮代谢的蛋白酶、肽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蛋白酶的活性随着柱花草种子萌发的深入而不断上升,在种子即将露白胚根突破种皮的时候蛋白酶活性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胚芽的生长蛋白酶活性逐渐降低,其中热研2号柱花草的蛋白酶活性高于其他3种;肽酶活性的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硝酸还原酶呈S型变化。了解柱花草种子萌发期各种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柱花草种子萌发时贮藏物质的动员和代谢机理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0.
白及致濒机制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chb.f.]的特征和生长特点,分析其致濒机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白及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