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测定了芟草生长对油菜各经济性状的影响,并据此计算了芟草对油菜的竞争临界期。结果表明,由于芟草的干扰作用,油菜的根颈粗、株高、大分枝数、每株角果数、每角粒数等性状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千粒重不受影响。油菜因芟草生长而导致的产量损失,是直接通过每株角果数的大幅度下降而造成的。芟草生长对油菜的竞争临界期为油菜移栽后30-80d。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草 (Beckmanniasyzigachne)生长对小麦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并计算了草对小麦的竞争临界期。结果表明 ,草在不同时期生长对小麦产量造成的损失 ,是通过降低小麦的有效穗数来实现的 ,而草生长对小麦的株高、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则没有显著的影响。草对小麦的竞争临界期为小麦播种后 33.4~84 .2d。  相似文献   
3.
4.
葡萄的开花期也正是第二年花芽的开始分化期,同时在这一时段,枝、叶、花、果的生长都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此期是葡萄管理的关键时期,也称为"葡萄管理的临界期",生产上必须加强控产控穗,及时处理果穗,喷施叶面肥,进行病虫害防治。本文从树体管理、土肥水管理、花序及幼穗管理、病虫害防治、突发性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葡萄临界期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6.
美洲黑杨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化进程的超微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电镜技术,观察研究了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化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美洲黑杨导管形态的建成可划分为初生壁的延展、次生壁的构建与穿孔板的形成等3个时期。初生壁的延展是导管分化的初始阶段,导管细胞高度液泡化,细胞质及其细胞器贴壁分布。次生壁的构建是导管分化的关键阶段,次生壁物质的沉积在导管液泡膜破裂之前即已开始,此时导管分子内细胞器结构清晰,其中高尔基体及其分泌小泡最为丰富,说明高尔基体与次生壁物质的合成及运输密切相关;导管分子液泡膜裂解后,次生壁物质沉积极为迅速,伴随次生壁物质的合成,导管分子细胞质解体,细胞核染色质凝聚并边缘化,表现出程序化细胞死亡(PCD)的典型特征。穿孔板的形成是导管分化的终极阶段,在导管次生壁形成时,相邻导管分子的端壁上不发生壁物质的积累,而且在次生壁构建后期,端壁上的壁物质降解,最后残余的端壁断裂形成穿孔板。美洲黑杨次生木质部导管的分化阶段彼此相继有序地进行,其中次生壁构建的启动是导管分子不可逆分化的临界期,随后的分化阶段是一种典型的PCD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大豆是松原市重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在1万公顷左右。松原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十年九春旱,大豆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一般公顷产量在2300~2500千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挖掘大豆增产潜力,提高效益,松原市从2010年开始推广大豆垄上双行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探索,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松原市的大豆垄上双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14,(18):25
一、过磷酸钙本品有效磷(五氧化二磷)含量为16%。施用本产品有利于改良土壤,可以促进农作物更有效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增进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其提早成熟,增多穗粒,籽实饱满,提高谷物、块根作物的产量。同时,本产品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旱和耐寒性,提高块根作物中糖和淀粉的含量。本品最好作基肥施入,这是因为作物磷肥营养临界期一般都在生育  相似文献   
9.
超高产水稻的分蘖特性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追踪观察了21个水稻超高产品种的分蘖生育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分蘖临界期在移栽后20~25d,历4个出叶周期;分蘖高峰期在移栽后35d左右,又历2个出叶周期。说明,本田期有效分蘖的同伸叶为移栽后头4片新生叶,无效分蘖的同伸叶为移栽后第5、6片新生叶。研究结果可作为分蘖调控的叶龄指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